太阳山的茶香
虞 宵
邓氏宗祠、洪氏宗祠,一字排开的厚重木门。雕花的窗,拱起的檐,斑驳的墙,端坐不语的飞禽走兽……
在这样一个骤雨骤晴、湿热温润的清晨,走进大芬太阳山艺术中心,一座有着年岁却别具一格的茶馆。
巧手的女主人朱红已经把这个曾经颓垣败瓦的老屋收拾得别有风致,惊艳一众文友。广府式走廊,庭院内的小花园,衬以麻石、雕梁、木屏风,还有精巧、通透的厅堂,怎么看都是一个味道十足的岭南美宅。只是原主人不见了踪影,问了声老板娘朱红,原来藏身于花园内的咖啡屋就是大宅中的一位原住民女主人所开。
这个返璞归真的美宅,最吸引人的却是它的茶香。
隐身于喧嚣大芬油画村的茶馆、艺术馆,能如此吸引人,源于它的老屋,它的新茶,还有女主人精心搜罗的艺术品,那满墙贴满的故事,那时光流转的沧桑……
太阳山内的茶座,三三两两坐着四面八方来的游客,还有一些本村的村民。人们似乎都过着一种宝鼎茶闲、静日生香的生活。隔壁的店铺,除了卖画卖工艺品的,还有各式小吃店、服装店、士多店。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色彩斑斓的油画、山水画、刺绣、书法,琳琅满目,在茶香的衬托下,愈发地活色生香起来,仿佛画上的人也呼之欲出,能走下画来与我们一起品品茶、聊聊天。
店老板娘们夹杂着普通话、粤语、客家话等各种口音与顾客交流,聊开了,一副乐呵呵的神态。生意成不成无所谓,人情尚在。
茶室里泡茶的女子,纤纤十指,上下翻转。洗杯、洗茶、烧水、冲水、换水,交错来回,一气呵成。低眉顺眼处,盈盈眼波,那一低头的温柔最迷惑我此刻的心绪。茶香袅袅,青烟缕缕,轻言细语,我见犹怜的美丽女子,别有一番风情。极喜爱这样的淡雅女子,在古屋的烟雨中,端坐、凝神、品茗、冥想,有时候,人世间的滋味清清淡淡的正好。也许,许多曾经爱过的人或事都已淡忘,往事如烟,思绪飞过丛林、山岗,化作漫天云霞。
老屋被修缮得端庄雅致,灰色的楼阁,灰色的麻石地板,再加上灰色的墙,敦实、厚重,不事张扬,却也不失精致。作为一个旅人,内心总是有些忐忑,担心不解当地风情,却又掩饰不住猎奇八卦的目光。每次都希望看到不同的新景和旧物。
丽日晴空。大芬之内,梧桐来风,风雅当前,人心思动,灵魂游走四方,思量如何也沾一点此处的文气,让自己变得高雅一点。
老屋重光,旧貌换新颜,风姿绰约。惊叹,聪慧当属大芬人。村内有万千艺人,一店一艺,互不干扰。手下的一指一动,凝神屏气间,妙手生花。那些美轮美奂、精致独特的传统或现代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袖珍茶坯在掌心转动,转出莲花一朵。镶珠宝盒如此剔透,令人爱不释手。文房四宝、雕塑古玩,小玩意多多。多优雅的城市,多手巧的市民。
一方水土一方人,大芬多情人更美。这里汇聚海内外的各色男女。有皮肤白皙、貌美如花、贤良淑德,天下男人都爱的潮州女子、江淮女子。最爱她们针下的潮绣、苏绣,那种华美、俊逸,是在沉浸双眸下绘出的,是在一针一线的飞花中穿成的。大芬之美,在千回百转中的旅途烙印深刻。一种深入灵魂的美,不会遗忘,不会丢失在路上。
我愿意花一些时间深入这些曾经的古屋、老街、小巷,探访老友也好,找寻美食也罢,只想追忆那些远去的倩影,日渐破败的古街古巷。抚今追昔,太阳山的墙斑驳累累,老榕树根扎墙隙,历尽沧桑。人面桃花,物是人非,但文化的力量无形。
内心一厢情愿地希望,大芬这样的地方,油墨香不要消失,茶香不要消失,民风永远安稳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