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龙岗

深圳龙岗:用文学点染一座城

2017年07月13日 10: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大芬村里的女画家

张 夏

这是位于大芬油画村里的一家老画廊,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生意正值淡季,光顾的人很少。女画家阿金微笑着向我点头。她从头到脚佩戴着古旧银饰,随着长裙的飘动叮当作响,颇有一种流年不惊的文艺范。寒暄几句之后,她开始作画,一手托着颜料盘,一手拿笔,仰着头在画板上仔细着色,一只红苹果慢慢变得灵动起来。

阿金一边画,一边跟我闲聊。十多年前她就来到大芬,印象最深的是入关要有边防证,居住要有暂住证。现在布吉关早已取消,她反而很少经过那里。作为画家,年轻时能把漂泊的生活过得文艺,即便今天在大芬油画村站稳了脚跟,却有了人到中年的惶惑。为生意操心,为孩子的未来谋划……在世俗中徘徊多年,她感叹说似乎在艺术上有点难以突破了。

画廊里有一股很浓的油漆味,很是憋闷。但她习以为常,还说只有闻着这味儿才觉得心里踏实。

我则从屋子里走出来透气,抬头看到不远处灰白色的高架桥,像一条腾空的巨蟒。这就是地铁3号线——龙岗线。

大芬油画村挨在地铁旁,就像孩子依偎着母亲的臂膀。作为布吉的一张重要名片,作为全国首批和深圳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曾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来此视察。

这个身负盛名的城中村,它的核心面积仅约0.44平方公里。狭小、拥挤,慢节奏、闹中取静。尽管小巷迂回曲折,一席话的功夫,即可从村头逛到村尾。村子虽小,但绚丽得引人瞩目,外墙装饰无论颜色还是格调,都有一种艺术性的夸张。

平台、品牌、连锁经营的现代概念,充斥着这片从前的城中村,艺术氛围里同时洋溢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沿着入口处前行十米再左拐,沿着一排装饰讲究的油画街走过去,可以看到一座现代恢弘的灰色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大芬美术馆。这里连续举办过三届“大芬油画节”与“全国中青年油画展”,以及连续13届“深圳文博会”。

一幢幢农民房被装饰得艳丽多姿,小巷深处说不定就藏着一家咖啡馆。随处可见画师在画廊前、树荫下专心作画,艺术家派头很足,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他们大都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这片弹丸之地,据说有1000多家画廊在此营业,有10000多名画家在此谋生。

阿金能在此安营扎寨坚持十多年,算是小有成就了。但她也深知这一行竞争激烈,所以从未主动引导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女儿上高中了,突然对绘画感兴趣,态度坚决地要考美院。在大芬村长大的孩子,对绘画有一种环境造就的亲近与自信,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做妈妈的喜忧参半,打算花高价另外拜师。她自己是画油画的。女儿要应付高考,临阵磨枪地学习绘画,必须从素描色彩入手,打好基本功,然后再去外地参加封闭式强化集训。大芬作为全国有名的油画集散中心,是有高考美术集训班的,但显然不太受热捧。也许是本地菩萨不灵吧,家长们嘴里以深圳为荣,以大芬为荣,却又潜意识里把目光投向外地。凡是孩子需要感受艺术底蕴的事儿,会首先想到去广州、苏杭,甚至北京。

我问阿金,你自己有没有想过离开布吉,离开大芬。她惊讶地说:闯深圳不到布吉算什么闯深圳啊?到布吉不来大芬那不也是白跑一趟吗?布吉曾经是广东省第一镇,大芬油画全国有名啊。作为龙岗区的门户,布吉是个交通枢纽之地,无论去哪儿都很方便呢。

我说,但是在很多深圳人眼里,布吉却是一个拥堵的城乡结合部,大芬油画村,不过是一个有文艺范的城中村。

阿金对此不以为意。她说,无论是维护还是质疑,都是出于对布吉的关心,对大芬的爱。住在这里,以此为家,接受、妥协与面对是必要的。而她自己,则早已融入了布吉,就像血液一样在大芬油画村的血管里流淌,蓬勃而自如。

编辑:黄琬婷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