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龙岗这个团队8年研究了2万多只蚊子

2017年05月26日 07:53 来源:晶报

剪两万只蚊子腿

眼睛都看花了

“该怎么分辨蚊子的性别呢?”沈培林指着正在制作中的库蚊标本向记者介绍,蚊子可根据触角区分其雌雄,雄蚊触角上的绒毛多且细密,就像一把试管刷;而雌蚊则没有。通常公蚊子吸食植物的汁液,一般不会接近人类,雌性蚊子为繁殖后代,主要以血液作为食物。而不同种类的蚊子一般人用肉眼难以辨别,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翅膀上的斑点和体色才能辨认。

“你看,这是摇蚊。”沈培林介绍起收集网中的几只蚊子,摇蚊与常见的蚊子十分相似。沈培林说,这种摇蚊并不罕见,人们在户外活动时,经常会发现自己或他人头上有一大群蚊子狂舞,令人烦心。事实上,这种摇蚊并不咬人。摇蚊和蚊子的区别在于摇蚊在静止时,前足不断摇动。摇蚊口器退化,雄性摇蚊在成虫后基本上不进食,雌性摇蚊为传宗接代产卵补充能量,会吸食一些植物的汁液。沈培林称,摇蚊在人们头上飞舞时只是在交配,大可不必担心。

找到收集网中的所有目标蚊子后,研究人员还需一一剪去蚊子细小的翅膀和腿,留下主要的躯干备用。有时,一个晚上可以采集1000多只蚊子,廖俊蕾笑称“剪蚊子腿才真是技术活,眼睛都要看花了”。

研究蚊媒传染病的8年中所使用的20000余只蚊子,都经过廖俊蕾和其他昆虫鉴定专业人员剪除翅膀、腿部的处理后,制成标本保存在-180℃的液氮罐中。2011年9月起,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渠带领团队首先提出进行成蚊标本的病毒“海选”检测,让这些沉在-180℃液氮罐中的精灵们为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发挥最大作用。

研究传染病病毒

养细胞比养孩子还难

经过前期大量的鉴定工作,处理后的蚊子标本被送到微生物检验科。龙岗疾控中心实验室完成了大批量成蚊标本的病毒检测,其中,4批致倦库蚊标本中检测到4株疑似乙脑病毒弱阳性。最终,研究人员惊喜地得出新的研究成果:在这4批致倦库蚊标本中检测到我国首株、全球第二株新型虫媒病毒南定病毒。

微生物检验科科员周健明负责南定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及后期的论文撰写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周健明和同事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有许多精活细活需要处理,加班加点在所难免。研究虫媒传染病病毒,需要将病毒嫁接在培养好的细胞中观看其变化。小周苦笑道,“养细胞简直比养孩子还难。” “其实实验室里也有我的孩子!”他开起了玩笑。

除了避免污染对细胞造成的影响,周健明还得给细胞“做大餐”,用不同的培养基给不同细胞提供营养,过段时间还得更换培养液,除去代谢废物。就算在培养过程中,对细胞细心呵护,操作中特别小心,细胞仍可能出现微生物污染等状况。多年的工作下来,周健明已经习惯,每天至少要去看一次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对于虫媒传染病的研究工作,周健明认为,近年全球虫媒传染病发病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环境的变化,包括气候、自然环境改变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所致媒介生物活动频繁。只有坚持对蚊虫的不断研究,才能为防治蚊媒传染病提供技术支持。(晶报记者 姚慧苹/文 刘宁宁/图)

编辑:田小静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