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龙岗区疾控中心发现我国首株新型虫媒病毒

2017年05月08日 07:36 来源:深圳侨报

运用ZEISS(蔡司)电子显微镜,观察感染了疑似NDiV的C6/36细胞的形态,记录细胞病变(CPE)的情况。

8年,如白驹过隙,而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龙岗区CDC)却在科研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有力的脚印。2012年,龙岗区CDC科研工作者从2万余只成蚊标本中成功分离到新型虫媒病毒——NamDinh病毒(简称NDiV),这是我国首株NDiV,也是全球第二株NDiV。

2013年,相关论文被国内病毒学权威杂志《病毒学报》于首期发表。但是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在今年3月,把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刊登至国际权威期刊《ScientificReports》,该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5.228,是目前龙岗区公共卫生领域本土发表的SCI文章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文章,该文的发表在全区公共卫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标志着龙岗区CDC已具备新型病毒的检测、分离和鉴定能力,其科研水平又迈出了一大步。

◆启动监测研究项目采集25556只标本

一直以来,龙岗区疾控科研工作者都默默无闻,在周而复始的平凡工作中,怀揣着满腔探索创新、敬业奉献的热血,克服种种局限和困难,最终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

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龙岗召开,为保证大运会顺利进行,做好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在龙岗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计生局的支持下,在各街道预防保健所的共同努力下,龙岗区CDC于2009年启动了《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1年病媒生物种类密度、病毒携带情况和抗药性监测研究》项目。

在连续两年半的时间里,龙岗区CDC病媒生物监测人员在辖区范围的所有街道及22个大运场馆、指定公共场所、民宅等室内外环境设立监测点,选用诱蚊灯捕获法、晚放晨收采集成蚊。据统计,共布放诱蚊灯1598盏,捕获成蚊25556只。他们把微生物检验中菌(毒)株保存的习惯性动作应用到成蚊标本的保存中。这些饱含疾控人日夜艰辛的成蚊被毫发无损地带回了龙岗区CDC实验室,工作人员让这些暗夜精灵沉睡在-196℃的液氮罐中。

◆进行多种病毒检测发现疑似新病毒

如何让那些沉睡在-196℃的液氮罐中精灵为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劳心劳力的龙岗疾控人又开始努力了。

龙岗区CDC科研团队首先提出进行成蚊标本的可能的病原学检测(如疟疾、登革热等病毒),2011年9月-2012年9月,又是一年的守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龙岗区CDC实验室以SYBRGreenⅠ实时荧光RT-PCR技术,用乙脑病毒通用为引物,完成了大批量成蚊标本的病毒检测,其中,4批致倦库蚊标本中检测到4株疑似乙脑病毒弱阳性。工作人员把这些乙脑病毒弱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后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对,意外地发现,它们均与2011年全球首次在越南发现的蚊传套式病毒NDiV同源性高达90%。这一发现,让相关工作人员喜出望外。通过与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德全教授团队合作研发,课题组工作人员为4株疑似NDiV,量身定制了一整套科学权威的病毒鉴定方法。

◆深入研究终获成果

经过NDiV核酸初筛,结果在4批标本中都成功检出NDiV核酸。为进一步肯定这是NDiV,课题组还应用白纹伊蚊细胞(C6/36)和乳仓鼠肾细胞(BHK-21)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观察记录病毒增殖过程的核酸的变化情况。

2013年5月,课题组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NDiV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并将病毒测序结果上传至国际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获得唯一认可编号(GenBankaccession-numberKF522691)。

同年9月,课题组将病毒株上送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利用电镜对NDiV进行病毒形态学鉴定。经过上述一系列研究,课题组最终确定这是新型虫媒病毒NDiV,是我国首株NDiV,也是全球第二株NDiV。

◆八载风雨共兼程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2009年至今,整整8年,这期间,课题得到了龙岗区委区政府和龙岗区卫计局的大力支持,在课题设计及实验过程中又得到了中国疾控中心、深圳市疾控中心和广东药科大学王德全教授团队的指导和合作。最终课题组成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篇,其中一篇论文在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毛琛教授帮助下,于2017年3月发表至国际期刊《ScientificRe⁃ports》,该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5.228,是目前龙岗区公共卫生领域发表的SCI文章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文章,在全区公共卫生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接下来,龙岗区CDC将致力于开展NDiV病毒的致病性动物实验和建立分子学和免疫学抗体检测方法等深入研究,同时进行本市健康人群和不明原因发热、脑炎患者NDiV感染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疾病,守护健康”这是疾控人的口号,也是他们的承诺——八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八载风雨兼程,八载硕果累累。基层的疾控人相信,凭着他们不变的初心,勇于探索创新、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在全民健康需求愈来愈强烈的新世纪,疾控人必将在全社会大步迈向健康的征途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相关链接 NDiV小知识

2011年,PlO-SPathogens期刊报道全球首篇NamDinh病毒(NDiV)的研究,该病毒于2002年在越南急性脑炎病人的脑脊液中分离成功,并在2005年在当地库蚊标本中也分离得到,日本作者PhanTh-iNga将其命名为NamDinhVirus病毒。

NDiV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昆虫节肢类动物携带的套式病毒,它是不分节段、正极性、单链RNA(+ssRNA)病毒。由于该病毒形态学与基因编码结构和冠状病毒相似,国外认为此病毒是SARS病毒为代表的冠状病毒进化分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NDiV的研究较少。

编辑:田小静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