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寒风冻雨里,这些话这些人最暖心

2022年02月24日 11:13 来源:龙岗融媒

坚守岗位的张赟婕。受访者供图

忙碌的陈秋红。龙岗融媒记者 张臻斐 摄

张日明张月明在封管控区参加志愿服务。龙岗融媒通讯员 朱洪波 摄

爱心餐馆将姜茶送到社区核酸检测点。社区供图

他们的声音……

“它不起眼,但是很重要”

2月23日凌晨,“深圳卫健委”微信号在发布疫情防控动态的同时,“深小卫”还感叹了一番“朋友圈又想骗我生女儿!”原来,一位收到女儿暖心小纸条的一线抗疫人员让见多识广的“深小卫”也“酸了”。龙岗融媒记者迅速寻找到了这位让“深小卫”羡慕的“纸条妈妈”,她就是龙岗街道支援坂田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张赟婕。

抗疫一线守夜人

张赟婕于2月20日支援坂田街道防疫一线。根据安排,她的工作主要是在居民楼下值守,随时对接居民需求。2月21日夜间,深圳最低气温仅6℃,还下着寒雨。从夜里9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张赟婕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忙碌着,羽绒服、军大衣、棉裤、鞋套……张赟婕把能穿的衣物都穿在身上,还是感觉到很冷。

早上换班后,张赟婕回到为工作人员安排的房间,便联系独自在家的女儿打包一些厚衣服和生活用品,送到街道办,再托同事带到防控区。收到女儿的包裹后,拿出眼镜盒,张赟婕才发现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写着:“致敬默默奋斗的妈妈,虽然电视机不会报道,但是你在我心中就是最伟大的!——爱你的女鹅”,纸条上还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身穿防护服却乐观比出“胜利”手势的背影,旁边写着一行小字:“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

平凡英雄的小棉袄

寒夜里的风雨从外至内冻透了张赟婕,但女儿的小纸条却让一股暖意从她心底迸发出来,彻底驱走了身上的寒气。

“女儿真的是我的小棉袄。”张赟婕哽咽着说,“看到纸条那一刻我觉得好幸福。虽然在抗疫一线听到很多感谢和鼓励,但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理解我支持我,比什么都感动。”

张赟婕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女儿才袒露心迹:“我给你收拾完衣服,坐在那里看着包裹,就觉得还不够,我一定还得给妈妈做点什么才行。”在上网课的间隙,她拿出笔来画了一幅小画,写了几句话。她说,自己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了很多抗疫英雄,她知道现实里还有很多平凡英雄,她的妈妈就是其中一个。

“我会守好我的岗位,它不起眼,但是很重要。”张赟婕说,她会把女儿的小纸条放在贴身的地方,穿上从内暖到外的“小棉袄”,继续坚守岗位。

“我可以留下,我不用带娃”

坪地街道高桥社区的陈秋红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2月19日,她坐上支援坂田抗疫的大巴,在寒夜里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考虑到陈秋红是女同志,同时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需要照顾,社区决定当晚让她回来休息,但陈秋红主动请缨:“我可以留下,我不用带娃。”高桥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瑜问:“确定吗?家里人会不会有意见?”“陈书记,我确定,这是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做的。”陈秋红回复。

陈秋红介绍,自己目前负责扫楼、信息录入、回收垃圾、给居民送快递和登记信息等工作。当问到现在怎么和小孩子联系,她笑了笑说:“现在家里老人照顾小孩子,我比较放心,每天晚上都会打个电话。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回家看看孩子。”值得一提的是,陈秋红的丈夫也在街道应急部门,随时可能抽调到一线参与防疫。

在坪地街道,像陈秋红这样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党员和基层工作者的硬核担当,用恪尽职守、直面风险的姿态,守护群众安危,筑牢防疫防线。借用一位防疫战士的话:“白天我们是信息采集、登记员,生活物资运送员,垃圾回收员;晚上我们是楼栋监督员,隔离引导员,信息核销员和抵御冷雨寒风漫长的守夜人!”

“你安心隔离,老人我们去接”

2月21日,寒风带着冷雨,但南湾街道网格员陈坤彬、邢雅琳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他们不时对重点隔离居民进行跟进,并通过微信及时疏导。

当晚6点多,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的南岭村社区值守网格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展开行动,根据名单核查重点人群信息,第一时间致电重点人员胡某一家,通知其居家隔离。

“我不能安心隔离,老人不识字,东西又多”。在与胡某的电话沟通中得知,胡某家中有老人从老家来深,目前已坐上了高铁,预计当天晚上9点左右到达深圳。由于老人不识字且随身携带行李很多,无法自行打车返回家中。

网格员了解到胡某的担忧后,立即上报给南岭村社区领导。“你安心隔离,老人我们去接。”该社区立即协调车辆、防疫物资,安排网格员陈坤彬、邢雅琳提前出发到深圳北站,接老人回到胡某家中。

他们的身影……

双胞胎姐妹花 从不怕苦不喊累

在坂田街道杨美社区旺塘封管控区里,张日明、张月明是一对“00后”双胞胎志愿者,她们主动参与到封管控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引导市民有序排队,协助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请大家提前将健康码准备好”“请保持距离,注意脚下‘一米线’”……2月21日晚上的旺塘核酸采样点,体感温度仅4℃,张日明和张月明身穿防护服在现场做志愿服务。

杨美社区旺塘小区在此轮疫情被划为封管控区,区域内居民2万余人,核酸采样、物资配送都需要人手。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些天很冷,姐妹俩不怕苦不喊累,一直坚守在一线。”姐姐张日明表示:“防疫不只是医务人员的事,而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同心抗疫。”

事实上,从1月7日开始,刚刚大学放假归来的张日明和张月明便顾不上休息,立即响应社区的号召投入到防疫一线,成为战疫志愿者,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在坂田长大,这里是我的家。能为守护家园付出一份力量,我觉得很自豪。”妹妹张月明说。

寒风冻雨里 志愿者随时能顶上

连日来,伴随着冷风寒雨,深圳气温骤降,但在南湾街道核酸检测现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仍然坚守在一线。

“您好,请您出示健康码”“请您提前打开粤核酸码”“您好,需要我帮忙吗”……在南岭村社区1983创意小镇核酸检测点,志愿者曾晓燕忙得团团转。作为街道义工联的负责人,这几天,由于核酸检测的人数增多,她不仅要随时补位,还要负责志愿者的召集分配,以及岗前培训等其他工作。

“这几天特别冷,但只要有需要,志愿者就会随时顶上去。每天早上9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虽然辛苦,我们会坚持下去。”曾晓燕说,在南湾街道14个社区的75个核酸检测点位上,目前共有624名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从“60后”到“00后” 哪里需要去哪里

连日来,布吉街道“两新”组织党委发动各“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全力支援抗疫一线,贡献“两新”力量。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布吉街道南州口腔门诊部党支部组织发动医护人员8名参与茂业社区核酸检测信息员工作;罗岗医院党支部持续派出10名医护人员支援疫情防控,从未间断;同富口腔门诊部支部书记龙娟率先垂范,深入防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

“廉颇虽老,仍能一战!”这是“60后”老党员的壮士豪气。虽已是花甲之龄,连日来,布吉街道舞蹈协会党支部和民间音乐协会党支部的老党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核酸检测点指导群众扫码,维持现场秩序。

同时,星悦艺术教育党支部组织10名党员群众参与到大芬地铁口抗疫工作中,这群“80后”“90后”“00后”青年一代融合成强大的防疫力量。崇德物业党支部则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搭建帐篷、搬运防疫物资、严守卡口。他她服装有限公司党支部为在严寒中工作的罗岗社区工作人员捐赠羽绒服25件;南三片区联合党支部发动辖区企业及党员向核酸检测点捐赠面包、热水袋、暖宝宝贴等御寒物资。

他们的双向奔赴……

一个便民举措

“冰墩墩提醒您: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做好检测记录,保障家园健康!”日前,吉华街道光华社区在积极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的同时,联合社区网格中心、物业等力量为辖区每户居民张贴核酸检测明白卡,清晰、有效记录居民住址、居住人数、核酸检测时效性等重点信息。

为提升防疫溯源效率,增强居民核酸检测积极性,吉华街道于2月19日连夜制作“明白卡”,在光华社区先行试点,通过将“标有实时核酸信息的明白卡”张贴到户的办法,促使辖区居民主动配合核酸采样,保障核酸检测精准高效推进。

光华社区工作站副站长郑锦潭说:“为居民贴上核酸检测卡,让冰墩墩成为居民们健康的新‘门神’。”此外,“明白卡”也进一步精确详实了网格防控数据,为后续科学高效、精准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数据基础。

“天这么冷,大伙还冒着风雨为每家每户带来防疫信息卡,为我们健康着想,很感谢你们。”社区居民王阿姨感慨道。

一份特殊外卖

2月20日,天气极冷。当天中午,吉华街道水径社区万科麓城党群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外卖。

外卖一共有6大袋,装着用锡纸包着的红糖水,袋子上贴着的外卖单写着:“请帮忙送到麓城党群服务中心,送给在这么冷的天气依然坚持帮社区小伙伴做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

自2月19日起,龙岗区在坂田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与坂田街道毗邻的吉华街道按照相关要求,迅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强化疫情防控。除社会自发献爱心外,街道机关及各社区的后勤人员为“前线”的同事准备好充足物资的同时,也纷纷用生姜、红糖、红枣熬制防感茶送到检测点,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送去温暖。

一家爱心餐馆

2月21日,在寒风冷雨中,平湖街道社区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纷纷喝上了热腾腾的姜茶。原来,这是平湖生态园九食八号餐馆经理胡海平,手工制作红糖姜茶并用保温瓶一一分装,并将红糖姜茶派送到新木社区、花半里欣悦广场和禾花社区核酸采样点。

“天气寒冷,又一直下着雨,姜茶一定要温热才好喝,暖胃,现在得立马送过去!”胡海平将姜茶制作好后马不停蹄就赶往平湖街道各处核酸检测点。她说,防疫不单是社区工作者的事,自己也应该献出一份力量。核酸检测点如需要爱心热饮支援,可以尽管联系她。

这已经不是胡海平第一次为社区工作者送温暖了。去年深圳“05·21”疫情发生时,她就每天坚持为防疫工作者制作爱心消暑饮品。今年春节假期,九食八号餐馆为平湖街道禾花社区华南城、凤凰社区核酸采样点送去暖心炖汤和姜茶。“他们为我们驱走病毒,我们为他们驱寒。”胡海平说。



编辑:李云云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