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文体

黄金十年 大运变奏曲③“大运精神”的赓续

2021年08月31日 10:06 来源:深圳新闻网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18日讯(记者  李云云)在龙岗,大运中心、大运地铁站、大运新城等带有“大运”标识的场所、地标名声日渐响亮。这些是属于大运会的印记,也是龙岗青春时代的“图腾”。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距今已有十年,赛事散场,但人们心中的盛会却没有落幕。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畅快地谈论着那场足以改变龙岗发展轨迹的盛会,亲历者们还能清晰地记起当时的青春与激情。

回首过去,许多人心中有个疑问,大运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011年,时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就给出了答案:大运精神就是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奋发作为的进取精神,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就是服务大局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归根到底,大运精神就是一个“干”字。

对龙岗而言,“大运精神”经过时间洗礼、岁月磨砺,已与这座城区的内在精气神相融,成为无法衡量的精神财富。

北京时间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微博)

从大运会到东京奥运赛场  拼搏 从未止步!

“深圳东京奥运首金!龙岗历史首金!”今年7月29日,在东京奥运会游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杨浚瑄、汤慕涵、张雨霏和李冰洁四位“游泳小花”成功夺冠,7分40秒33的成绩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其中,汤慕涵就是龙岗运动员。

龙岗迎来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消息传来,龙岗人民沸腾了!这是属于龙岗的荣耀时刻,也是龙岗竞技体育多年发展结出的一颗甘甜硕果。

龙岗运动员汤慕涵(左二)为龙岗夺得历史上首玫奥运金牌(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微博)

本届奥运会上,还有一个闪耀的名字与龙岗有关,他就是“中国百米飞人”苏炳添。他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进入男子百米决赛,并最终获得第六名。在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搭档队友谢震业、吴智强、汤星强以37秒79的成绩取得第4名。而征战奥运前,苏炳添在龙岗大运中心体育场进行了为期近8个月的封闭式集训。

再往前看,十年前的大运会上,苏炳添就是在大运中心这条跑道上,拿下了男子100米的季军。一份份荣誉的背后也有一份来自龙岗的“福运”加持。先后多次在大赛前来龙岗集训,后获得佳绩,苏炳添说,自己与龙岗有着深厚的缘分,龙岗给了自己很大的运气。

更高、更快、更强,在体育竞技领域,人类不断挑战着极限。十年前大运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在龙岗赛场尽情挥洒汗水,谱写了一曲曲的青春赞歌。时光流逝,热血犹在。大运会留下的拼搏精神仍在龙岗这片热土上传承和延续。从大运会到奥运会,龙岗体育健儿征战奥运会、亚运会、省运会各大赛场,争金夺银,屡奏凯歌,创下佳绩。

龙岗区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

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就是龙岗体育健儿拼搏的见证: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上,龙岗区26名运动员入选广东省代表团,并为广东代表团夺得4金2银,占全市金牌的一半;2019年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龙岗运动健儿表现优异,助力广东代表团在比赛中收获15金8银5铜,创下了龙岗健儿在该项赛会中的历史最佳成绩。此外,龙岗本土运动员张鑫秋在雅加达亚运会获射击比赛金牌,追平亚运会该项目纪录;运动员魏茜茜在2020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以102公斤获得挺举冠军,并打破45公斤级挺举全国纪录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龙岗区正积极发掘、培养和输送更多奥运后备人才。“龙岗通过与上级训练部门合作共建国家级训练基地,与市级训练单位三方合作建设田径训练基地、布吉中学排球训练基地等,同时以体教融合的工作形式,与辖区54所学校合作,与26个社会力量办青少年体育机构共建110多支青少年体育队伍,深耕青少年体育训练基础。”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截至目前,龙岗区共设立“体教融合”训练基地80多个,开展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32个,同期在训运动员5000多人,为市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20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未来,龙岗还将有更多像汤慕涵、张鑫秋、魏茜茜这样优秀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展现龙岗体育健儿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3日,深圳龙岗国家冰球项目训练基地正式落地龙岗,冰球热度再度在龙岗被点燃。2022北京冬奥会脚步渐进,期待国家队从龙岗“福地”出发,启航新征程、攀登新高峰。

大运中心体育场

播下包容的“种子”  结出创新的“果实”

“回想起来,那真可以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一起没日没夜、起早贪黑地干,各部门同事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说起十年前在大运会工作时的场景,龙岗干部陈志军感慨万千。

当时,被抽调到各个大运团队从事场馆服务工作的龙岗区机关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陈志军就是其中之一。大运会期间,陈志军在大运中心负责媒体运行工作,前后全脱产工作达4个月,“当时国内外媒体记者有两三百人,我们要负责赛前赛后的新闻发布会,协调媒体采访等等,非常锻炼人。”

事实上,大运会的到来让不仅考验了龙岗承办国际大型活动的能力,借助在大运会工作的契机,来自龙岗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不少干部直言,“大运会,让我们实现了蜕变!”

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活跃、谋划更长远,经过大运会的洗礼,龙岗站在了更高地点,以更国际化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工作,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国际高端赛事在大运中心举办

为避免大运中心变“白象工程”,2013年,在考察了众多城市体育场馆运营案例后,龙岗区政府大胆创新,采用竞争性公开选聘引入佳兆业集团作为总运营商,在坚持场馆公益性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运营模式。这在当时国内还是首创。此举成功激活了大运中心。目前,大运中心已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场馆之一,并评为“广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成为华南地区首个腾讯电竞推荐大型体育场馆。

此后,龙岗在场馆运营模式上屡屡创新。其中,“红立方”采用“总运营商+策展商”的运营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复合型功能整体运营的文化场馆群;新建街道级文体服务中心普遍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布吉文体中心项目按照“代建+代运营”模式推进……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而是积极撬动社会力量参与龙岗文体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市民。

温暖的南方能发展冰雪运动吗?几年前,这听起来还有些不可思议,但恰恰就是在南海之滨的深圳龙岗,一曲美妙的“冰与火”之歌正在奏响。

2017年,国家女子冰球队落户深圳龙岗

2017年5月,为积极响应“北冰南展”号召,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球协会以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岗区政府、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等达成协议,共同合作建设国家女子冰球队,主场设在龙岗。落户龙岗后,深圳昆仑鸿星万科阳光队先后征战CWHL、WHL等国际顶级女子冰球联赛。其中,在2019-2020赛季WHL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中,深圳昆仑鸿星万科阳光队更是一举夺冠。这是中国冰球历史上首座顶级职业联赛总冠军,成功创造历史。

深圳昆仑鸿星万科阳光队夺得2019-2020赛季WHL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总冠军

2020-2021赛季,深圳女冰再次远赴俄罗斯征战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WHL),并历史性首次夺得常规赛冠军。今年9月,女冰队员还将开启WHL总决赛的征程,姑娘们志在将总冠军奖杯留在深圳,向世界展示中国冰球力量。

从众多“第一个”“无法想象”到“历史性突破”“创造历史”,十年间,大运会给龙岗带来的勇气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并在一次次创新中得到成功验证。龙岗一位老干部感叹,“历经了大运会,龙岗对创新更加宽容,让我们有勇气、也有底气突破传统,不断创新,这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大运会龙岗自行车宣传队(龙岗区义工联供图)

从2万激增至近46.7万  龙岗“红马甲”成亮丽风景线

从大型赛场到城市街头、从社区到小区、从校园到公园,从酷夏到寒冬,从热日到雨幕,如今龙岗大街小巷都有一抹温暖的红色,他们就是“龙岗义工”。

在2011年大运会期间,龙岗志愿者们活跃在赛场内外,提供着各种专业、细致、周到的志愿服务,给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龙岗人民的阳光和活力。

龙岗义工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大运会,龙岗赛区志愿者部先后共协调、组织志愿者2.2万人,为大运会提供满负荷、高质量的赛区志愿服务共133万小时。全区共设立了209个城市志愿服务站,2684个城市文明岗位,每天提供12小时不间断服务,服务运动员、观众和市民群众超过400万人次,核心区域站点日接待服务量超万人次。

龙岗志愿者在U站服务大运(志愿者供图)

“能够参与大运会志愿服务,我感觉很光荣、很自豪。如果再来一次,我也同样会义无反顾。”对于大运会,龙岗五星级义工涂家健有着独特的感情。大运会期间,刚经历了人生重大挫折的他专门请了一个月的假去做义工,吃住都在义工联,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常常忙到晚上11点,在U站和外国友人玩游戏,给运动员、市民提供服务,忙碌又充实,“大运会让我脱胎换骨,大运会后,龙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更文明、更自信了,人与人之间更加有爱和谐,我也越来越离不开龙岗。”

龙岗区义工联理事长李永峰见证了龙岗志愿者工作从低谷到高峰的发展历程,“大运会之前的十多年间,龙岗在册的义工人数只有2万人不到,现在龙岗注册义工数接近46.7万。”在他看来,正是大运会的契机,让志愿者群体得到了广泛的知晓和认可,也让龙岗义工数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通过服务大运,让志愿精神在社会各领域播下种子。”此外,大运会也为龙岗留下了一批可用、堪用、能用的志愿者人才,他们后来成为龙岗义工的骨干力量。

赛场服务(龙岗区义工联供图)

据了解,这届大运会,龙岗以“社会共建”的模式招募城市志愿者,是一次创新。“当时,为了迎接大运会,龙岗上百个企业参与其中,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名义鼓励白领等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创新了志愿者的招募模式。”李永峰介绍,“社会共建”大型赛事赛会城市志愿服务模式在当时也是创造了先例。

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龙岗义工为NBA中国赛、法国超级杯足球赛、CBA联赛、中超足球联赛、龙岗半程马拉松等115余场高端文体赛事赛会累计提供志愿服务3.4万余人次,服务时长26.97万余小时。目前,龙岗区还有2012名注册体育义工,他们活跃在龙岗各大国际国内赛场,提供专业的赛事志愿服务,成为深圳志愿者工作的重要亮点。

此外,城市U站是大运会留下的宝贵资源,大运会期间,龙岗区的岗亭式站点也作为城市服务的重要节点得以保留,赛事形成的系列培训基地、管理网站在龙岗继续继承和发扬。龙岗区义工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8月初,龙岗区注册义工数量达到46.63万人,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二。全区已在111个社区中设立社区U站,共开展志愿服务1172.12万小时。“红马甲”成为龙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龙岗城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龙岗区体育关爱工程“不再孤独冰球队”孤独症亲子上冰公益活动

体育+公益产生“裂变效应”  迸发出“爱的力量” 

2011年,大运会开幕式省下来的资金设立了“深圳大运会留学 (微博)基金”,用于资助海外学生来华留学、国内学生到海外留学以及其他公益活动,首批有11名中外大学生受到资助。这个创新之举也在龙岗撒下了一颗慈善公益的“种子”。

如何将体育与公益慈善相结合?龙岗区作了诸多探索。

8月7日、8日,深圳昆仑鸿星冰上运动中心迎来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穿上冰球装备,在前国家女子冰球队队员齐雪婷、张爽、杨丽莹的指导和帮助下,勇敢地走上冰场,学习冰球小技巧、感受冰上自由滑行,还玩起了“冰上小火车”集体游戏,现场十分欢乐。这是2021龙岗区体育关爱工程之一的“不再孤独冰球队”孤独症亲子上冰公益活动的现场,参与活动的都是孤独症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不用眼睛看世界——视障融合关爱跑活动

2017年7月,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体育关爱工程,将目光投射到慢性病患者、(边缘)低保家庭成员、青少年及儿童群体、需要关爱的老年人、病患困境群体等特定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做”关爱项目,以“体育+慈善”相结合的方式送去训练,运动设施器材、场地和指导,鼓励他们“走出去”,享受来自社会的关爱。这也是全市首次尝试将体育事业与公益事业相结合的政府工程。

“龙岗区体育关爱工程是为创新特殊人群体育关爱机制,促进龙岗区体育事业和慈善事业融合发展而推出,向社会公开征集‘体育+慈善’优秀公益项目,引导跨界社会力量组织体育活动,关爱特定群体,让他们也能共享龙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四年来,龙岗区体育关爱工程共获得资助金约486万元,通过征集、遴选和资助了51个扎根龙岗本地的优质体育关爱项目。四年累计开展了1250场活动,直接服务19000多人,服务人次达76721,参与人数达225061人。共获得25.2万元公众筹款,撬动社会资源折合人民币约500万元。

公益徒步活动

与此同时,由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广西那坡中越边境公益徒步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公益徒步+扶贫旅游”的形式,组织深圳龙岗亲子家庭及各地徒步爱好者走进广西那坡、靖西,号召社会各界关注边区,关爱边民,凝聚爱心,汇聚力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活动中,还有部分参与者继续参加扶贫旅游活动,前往靖西等地的著名景点观光旅游,了解当地文化旅游发展,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体育也迸发出了“爱的力量”。


编辑:叶玉燕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