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深圳东部公交:技术精湛服务用心 紧抓安全护航出行

2019年09月18日 07:46 来源:深圳晚报

安全员 陈滔

康乐车队 统计核算员陈玲

宝山车队 质管员林秋爱

坑梓车队 梁健

四分公司 质管员刘文武

竹坑车队 安全员王小华

时刻保持高度安全意识

从进入公交公司以来,陈滔便是一名优秀的安全员,在这个岗位上,任劳任怨的他一直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

对于陈滔来说,司机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认为,把司机的不安全行为和思想管控好,安全问题自然降低一大半。所以,一名优秀的安全员,应该是司机们的良师益友,不仅要教会司机从行为上做到安全,也要帮助司机从思想上重视安全。一名优秀的安全员,还应该像孙悟空一样,练就一双职业所需的“火眼金睛”,既能随时排查隐患,也能及时整改问题,给车队的平安发展牢把安全关。一名优秀的安全员,还应该是车队长的左膀右臂,能挑大梁担重任,在公司有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第一个站出来完成公司的任务。

在工作中,公交车驾驶员出现安全意识不到位时,陈滔会第一时间与他们交流、沟通,并利用多种方式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台风来袭时,他主动申请在车队驻守,从最初的隐患排查到后期的善后处理,每一刻都保持着高度警惕,他那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的行为激励了车队的每一位同事。

对于陈滔来说,隐患排查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看看灭火器有无过期,电线有无老化,还有很多是需要排查和把关的。总之,什么事都要往安全上去思考,把可能存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车队的安全工作无漏洞。陈滔常说,只要有积极向上、勇于担当、耐心细心的意识,就一定能把安全工作做好,为公司的平安发展添砖加瓦。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实习生 黄枫晴)

凭着一股“疯劲”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东部公交二分公司康乐车队,有一位热心肠的姑娘深得人心。她是统计核算员,更是车队里的“大管家”,大伙儿都管她叫“陈疯子”。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陈玲都凭着一股“疯劲”把事情做到最好。

大到员工的工资、食宿、人事问题,小到工卡、工衣的发放,“大管家”陈玲都得负责。甚至场站宿舍里没电了、漏水了,大家也会纷纷找陈玲。“统计员负责的事本来就多,再加上‘小陈疯子’特别热心肠,所以大伙儿有啥事都会找她。她把份内份外的活都给干了,特别有干劲。”陈玲的队长说。

今年新个税法全面实施,为做好个税申报工作,陈玲在发车室蹲点,手把手一个个教学。同一个问题一天回答上百次,几天下来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过度发声导致声带长息肉。车队领导都“勒令”陈玲做完手术后休息半个月再来上班,可没过几天,却又在车队里看见陈玲忙碌的身影。

抛开工作,生活中的陈玲同样很有拼劲儿。陈玲的丈夫是一名现役军人,平时她得一人承担起照顾有听力障碍的婆婆和三岁女儿的重任。有时,车队的“家人”也会忍不住心疼善良、贴心的“陈疯子”,劝她别累着。但陈玲总说:“我爱我的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我能找到快乐;我也爱我的家庭,他们是我奋斗的动力。”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实习生 黄枫晴)

用心+创新做服务获乘客点赞

“让乘客提不出意见不是目标,目标是让他们对我们的服务认可”。2003年林秋爱入职东部公交,担任营收员,2013年开始担任质管员,至今已经有6年时间。经过岁月的沉淀,林秋爱有了自己工作的秘诀,不止要用心做好服务,还要创新做好服务。

在队内,林秋爱坚持定期组织司乘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大力表扬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发挥其以点带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组织司乘人员开展义工活动;重视车厢卫生,不让脏车上路。每天早上,她还会抽出十分钟的时间去司机上车的地方和他们聊聊天,观察一下每个司机当天的状态。

对外,林秋爱以优质的服务让乘客舒心,三八节送花,中秋节猜灯谜,过年送春联……每个节日林秋爱都会组织司乘人员在车厢内为乘客送上祝福,让乘客真切感受公交服务的优质与贴心。

在林秋爱的眼中,提升服务不止要做好看得见的工作,还要敢于创新和改进。2018年开展贴心项目暖心雨伞活动时,林秋爱发现有年轻乘客不愿意用登记本登记的方式借还雨伞,于是她和同事经过研究推出“二维码”借还雨伞功能,极大地便利乘客借还雨伞,乘客纷纷为车队的这一用心服务留言点赞。随后车队也把二维码登记功能应用到乘务员每日交接登记雨伞数量上,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资源,引得其他车队纷纷效仿,暖心雨伞活动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贴心巴士项目三等奖。爱好文学的林秋爱还在2018年被公司评为优秀通讯员。(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时刻把乘客的安全与舒心放在第一位

今年是七分公司坑梓车队副队长梁健工作的第14个年头。梁健负责安全服务工作的坑梓车队拥有336台公交车。

由于车辆要经常穿越深圳惠州边界,在2014年以前,一直都有着车辆多、线路长、突发多的情况。为了整治“顽疾”,梁健牵头在车队组建了GPS监控室,利用GPS监控对线路营运动态进行全面管控,针对违规、事故、投诉等老大难问题,采取科技防控措施分类治理,防微杜渐,引导司乘人员树立安全营运、优质服务意识。

经过不断改善,坑梓车队的违规率、事故率、投诉率均大幅下降。最为明显的成果,就是这些年里车队收到的锦旗已经挂满了会议室的墙面,其中最让梁健感到荣耀的锦旗有两面,一面是惠阳区公安分局送来的“警民团结一家亲”锦旗,这面锦旗见证了车队和警局长期沟通保证乘客安全的成果。另一面锦旗上写着“危难见真情、热情为乘客”,是梁健帮助过的一位乘客所送。一日傍晚,梁健接到M361公交传来消息,称M361线车上一名乘客突然晕倒在地,口里喷出大量鲜血。梁健立刻赶往现场帮忙把吐血乘客送往医院。期间梁健发现该乘客在深圳并没有亲戚,担心他一个人在医院无人照料,就一直照顾他到深夜,直到脱离了危险才离开。离开时梁健才发现白衬衫已经在照顾病人时被血染红。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小小个子却有大大能量

刘文武个子小小,声音小小,身体却蕴含大大能量。很难想象,她一个人要负责车队161名司机的服务质量监管、组织文体活动、管理财务等大大小小的事务。

2010年,刘文武刚到清风车队的时候,还是个和司机谈话都要踮起脚的柔弱模样。而如今每位司机见到她,都会开玩笑地叫一声“领导”,或者亲切的称她为“小不点”。她坦言这样的变化并不容易。刚开始做质管员时,她常常会因为投诉电话里无缘由的谩骂,或者司机不配合时的斗嘴而感到委屈落泪。可刘文武虽然个子小小,身体里却流淌着不服输的血液。司机在安全例会上不听讲,她就整理好会议的谈话大纲,在微信群里反复地发;乘客打电话投诉,她就让乘客先说,等对方情绪平静再耐心解释。她真诚地和每一位乘客、司机做朋友,也收获了让她高兴的成绩:2018年,清风车队获得全年“零投诉”的荣誉,车队7条线路也全部满分通过服务质量调查。

在业余时间里,刘文武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2018年,她的义工服务时长超过100个小时,获得了东部公交“十佳义工”的称号。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为了安全,他把家搬到车队

从事公交行业20个年头,王小华以钉钉子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不怕吃苦,甘愿付出,任劳任怨的王小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先后获得东部公交两届“双十佳”,并被授予感动龙岗人物及龙岗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起初,作为一线驾驶员,王小华踏实努力,安全驾驶确保乘客安心出行。转至安全员岗位后,熟悉安全驾驶死角的他对症下药,下苦功夫抓安全驾驶,让“不合格”车队发生了质的变化。

4年前,王小华被调到竹坑车队,解决违章事故不断的难题。到岗后,他马上发现了车队安全管控较为混乱的问题,长期在一线的王小华深知,安全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特别是最基层的安全管理,要行动起来与驾驶员直面问题。

王小华直接把家搬到了车队,对驾驶员逐一登门“拜访”,多次探讨问题,直到问题解决。凭借过硬的技术,王小华手把手指导师傅提升技能。四年如一日坚持狠抓安全,如今车队的安全数据一年好过一年,由不及格转变为良好,今年第一季度还评上了“三无”车队,目前车队正在向优秀车队发起冲刺。

“他是名副其实的劳模”,谈起王小华,车队领导和员工都称他为“劳模”,不是因为他获得的荣誉称号,而是因为他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大家都看在眼里 。几年来,王小华的工作业绩始终排在车队第一名,年年被评为治安工作先进管理者,彰显出了劳模本色。(深圳晚报记者 余俊杰)

为团队“谋福利”, 拿下10项国家技术专利

在东部公交七分公司二车间,员工纷纷感叹幸福感强,因为他们有个爱为团队“谋福利”的主任。车间主任吴华经不爱呆办公室,一天下来基本在车间走动,细细观察员工工作有什么问题、难点?如何提高效率、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如何提升维保质量和安全性?为此,吴华经带队用心钻研,贴心地为员工发明了一件又一件“工作法宝”。

在纯电动车辆投放初期,车辆在保养过程中,仍沿用传统老旧的吹尘方式。整个车间弥漫着灰尘,既污染环境,又对修理工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吴华经脑海里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构思。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实践,一款新型环保汽车吸尘器横空出世。投入使用后,其实用性、环保性获得广泛认可,被授予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引起了同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东部公交的第一项专利。

而当看到修理工大夏天敲轮芯敲得满头大汗时,吴华经又动脑钻研,发明了拉码器。对此,修理工黎师傅忍不住感慨:“省时省力多了!原来要用铁锤大力敲四五十分钟,有了拉码器只需要轻轻松松三分钟。这真的是为我们谋福利啊。”

“作为车间负责人更要改变思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看着他们满头大汗工作这么辛苦,肯定会心疼,所以必须得钻研、想法子。”吴华经说。如今,吴华经已获得10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已完成成果转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作业安全性,也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减轻了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带领车间翻开维修模式新篇章。(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实习生 黄枫晴)

最大的启示是学会“笨鸟先飞”

温柔、爱笑的马亭亭是牛角龙车队的一名统计核算员,2009年成为东部公交一员,2013年由营收员晋升成为一名统计核算员。在车队里,她承担了大量繁杂任务,像一棵小草一样默默奉献。“统计工作、党务工作、人事工作都是她在负责,她是我们车队里的得力干将。”马亭亭的队长自豪地说。

马亭亭坦言,十年的车队生活见证了她的成长,从一个懵懂少女到能够独当一面处理大大小小事情。在她刚做统计的时候,很多业务知识还不熟悉,总会遇到阻碍和别人的质疑,甚至受到驾驶员指责。“虽然当时心里害怕又委屈,但还是坚持一遍遍地解释给他们听,拿出数据给他们现场计算,最后大家都理解了我们做事的方法,也相信我们不是敷衍他们。”她说道,在做统计工作上,她最大的启发是学会“笨鸟先飞”,正是因为这四个字,她坚持努力学习,同时督促自己越来越好。

马亭亭是位非常上进的女孩,在业余时间里,她备战中级会计师、兼职车队党务工作,此外,她还坚持写作,成为公司微信公众号的通讯员。2015年至2018年车队开展创优以来,她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管理人员”。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文武双全”多面手,业务上挑大梁

皮肤白净、眼睛深邃、鼻梁高挺,长得书生气的张妙林,怎么看也不像是修理工。身材单薄的他,还曾被怀疑“干得动吗”。令人没想到的是,张妙林不仅干动了,而且一干就是11年,还成了车间的“发明达人”。除此之外,张妙林还是文采斐然的优秀通讯员,以及公司的安全监督管理员、党务工作人员,被上司形容为“文武双全”的多面手,能多领域挑大梁。

由于新能源车辆有另一套操作要求和知识体系,当东部公交陆续换上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后,张妙林便努力钻研起新能源车辆技术,还利用业余时间报读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大专班,学习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等专业技能,家里单是关于技术修理的书就有三四十本。

此外,张妙林还积极报名成为车间的创客小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他发现每次在更换雨刮臂时,当遇到生锈严重的情况,拆卸都比较困难,有时还需要使用蛮力才能顺利取出来,容易造成球头轴花键磨损严重等问题。在经过多次研究试验后,张妙林和同事利用废旧物制作出一个雨刮臂拉拔器。有了这个宝贝,拆卸雨刮臂真正做到了省时、省力、省心。

“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躁动,喜欢学、脑子活,会修理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什么事都能做得出色。”上司对张妙林如实评价。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实习生 黄枫晴)

手握5项专利的公交“医生”

陈木槽从事公交修理工作16年。他最大的感想就是:修好一辆公交车,就是为一车乘客的生命保驾护航。

公交维修工作并不同于一般汽车维修工作。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需求,公交的医生——修理工也必须时刻待命。陈木槽已经不能清楚地记得,他经历过多少个在公交车底工作的凌晨。只要有公交车在外面抛锚,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公交修理也不是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的工作,哪里有车辆出问题,我就得去‘治’好。”陈木槽对此没有一点抱怨,他深知每辆公交都是市民出行中的重要一环,对公交维修认真,就是对市民的安全出行负责。

除了工作上认真负责以外,陈木槽还付出大部分业余时间研究各种发明。2018年,他借助东部公交的创客平台,带领他的组员,在业余时间创立了5项国家级的专利发明。其中使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工具——“轴承拆卸器”的发明源于一次事故。一次车队里的一个同事,因为用锤子拆卸汽车轴承弄伤了手。陈木槽就想,能不能有更省力、更安全的方法拆卸呢?他在车间刻苦钻研,向队里前辈请教,最终发明了“轴承拆卸器”。这个发明提高了修理工兄弟们工作时的效率和安全性。“大家再也不会因为用蛮力而伤着手啦。”陈木槽自豪地说。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实习生 黄枫晴)

把汽车故障当成“眼中刺”

“想知道我们今天忙不忙,只要看一下衣服上的白色盐渍和沾上的油脂有多少就知道了。”对于机械维护,六分公司二车间的谭炼追求的不仅是细节上的完美,更注重的是行车中的安全。

相比于公交师傅在外奔波,维修岗位的工作并不会更轻松。如今正值夏日,维修车间温度最高时能达到40℃以上。为了抓紧时间,一辆在外高温暴晒的公交车刚到车间,维修人员就要开始围绕它开展工作,时常一套维护下来,衣服就处在能把汗水拧出来的状态。

谭炼在维修过程中,遇到没见过的故障有着不解决不罢休的习惯,因为一个故障没有解决忘记吃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他看来,故障就是一种 “眼中刺”,不拔除、不罢休。

谭炼的所做所学也给他带了一系列的荣誉: 2017年他参加公司组织的技术质量大讲堂,与搭档一起打败其他车间竞争对手,在修理制动钳比赛中获胜,为车间争得荣誉;2018年参加公司组织的十大工匠评选,获得分公司颁发的荣誉证书,同时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公司组织的百人技术培养考试,进入公司技术人才库。(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这个李小龙不爱武功爱技工

一身工作服,一套工具,加上李小龙自己,就成了一座隔开公交隐患和危险的坚固屏障。1984年出生的李小龙,家里开了一间修理店,从小不爱武功爱技工的他,对汽车有着特别的喜爱。

2010年入职东部公交公司的李小龙如鱼得水,整天与汽车为伴。在六分公司二车间任职修理组长期间,李小龙细致认真地做着汽车维修工作,九年如一日,保障公交出行的安全。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李小龙很多时候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一天早上,李小龙所在车队的一辆公交车,在龙岗大道营运途中失火,突然自燃,临危受命的李小龙迅速赶到现场,排查电路,检查油箱,确诊出现问题的部位,再通过自己的维修经验,用10分钟就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紧急突发,都要细心对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李小龙心里,用心盯紧每一个螺丝钉已经成为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态度。他始终认为,工作成果要在时光中积淀,持之以恒把功夫下在细节上,一个维修岗位自然会做的出彩。个人工作兢兢业业,在团体中李小龙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作为二保组组长,李小龙在工作中向组员耐心传授工作经验、专业技巧,提升整个小组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2014年,李小龙获评深圳市第八届技术创新运动会修车比赛二级技师;2016年,他获得东部公交技改技革个人进步奖;2018又获得东部公交十大工匠荣誉称号。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编辑:黄琬婷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