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龙岗区人民医院完成深圳东部首例独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2019年06月03日 10:33 来源:深圳新闻网

image.png

深圳新闻网6月3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夏哲璇 吴疆)“去了好多家医院看,都说我这是阵发心房颤动,说是要抗凝治疗,给我开了药,得长期吃啊,唉吃了也不好,还是反复发作。”今年61岁的常阿姨,本以为能开开心心地过上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生活,却不曾想被病缠身,让她整天闷闷不乐。

5月16日,常阿姨来到龙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寻求治疗,入院后又发生2次房颤,心悸症状明显,使用药物治疗后仍有发作。心血管内科团队的专家们对常阿姨的检查情况仔细研究并讨论后,一致认为,她的情况符合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具备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指征。

心尖上的舞蹈关键技术用时仅90分钟

房颤射频消融术相当于是一场心尖上的舞蹈,因为它存在较高的风险:首先,房间隔穿刺不当极容易导致心脏穿孔;其次,心房壁薄,导管消融时易出现心脏穿孔及左房食道漏,均为致命性并发症。要完成一台房颤射频消融术,需要术者有极熟练的导管消融技术。而在此之前,龙岗区人民医院乃至整个深圳东部,尚未有一家医院独立开展过这样的手术,之前积累的病例都是在外院专家指导下完成的。

这样高难度的手术,龙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能完成吗?

在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并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心血管内科彭俊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5月23日,手术在心内科彭俊、刘铭两位专家及超声科、放射介入科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始。术中,手术团队娴熟地穿刺常阿姨的股静脉,送鞘入右心房,进行房间隔穿刺,送pentary电极进左房,CORDIS三维标测下成功建立左房+肺静脉+左心耳模型,送大头电极行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经验证肺静脉电位消失后,常阿姨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心悸症状消失。整台手术下来,关键技术用时仅90分钟。术后常阿姨安返CCU病房,没有任何不适,始终维持窦性心律。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常阿姨已于5月26日办理出院,情况良好,心律维持稳定。

里程碑式的技术进步

龙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彭俊副主任医师表示,这是深圳东部首例独立成功实施的房颤射频消融术,也是龙岗区人民医院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新的里程碑。他介绍,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引起心悸,甚至黑朦、晕厥或者休克,此外,容易形成心脏血栓,导致中风、脏器和肢体栓塞,危害巨大。药物治疗房颤,转复效果不明显,仅仅为控率、抗凝,且患者经过长期药物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也不改善患者预后,射频消融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

2015年的中国房颤指南中指出: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I、A)。目前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欧美指南均将导管消融作为Ⅰ类推荐。对于无或伴轻微心脏病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甚至可以是经过选择的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

知识科普

什么是心房颤动?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全国目前房颤患者1000多万,其危害性不仅在于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有高于正常人5~7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栓塞),降低心功能,导致致残率、致死率显著增加。

临床表现

1.心悸:感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或感劳累;

2.头晕、心绞痛、气短、胸闷等;

3.有的患者以出现动脉栓塞(脑栓塞、肢体栓塞)为首发表现;

4.少数无明显症状。

编辑:叶玉燕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