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重点提案为龙岗产城融合“把脉” 塑造总体新格局

2018年01月17日 09:06 来源:南方日报
    
");document.writeln("");document.writeln("");document.writeln("");document.writeln("");
         

大运新城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高端教育、体育休闲、总部经济为主的综合服务业。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经过数月调研、走访、梳理,去年初龙岗区政协把《关于以重点区域产城融合为抓手,加快龙岗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建议》作为2号重点提案交由龙岗区各单位办理。

虽然提案只有薄薄11张纸,却涵盖了全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产城融合情况,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入、人才培养、民生优化等诸多层面的工作,特别是对“4+2”重点片区打造和建设成产城融合示范片区具有导向作用。

截至去年底,重点提案涉及的五大项工作任务、18项具体工作事项,有14项工作初见成效,其他事项正稳步推进。这份薄薄的“白皮书”有何含金量?它如何切准龙岗区产城融合深度发展的“脉搏”,“问诊”出战略来?

撰文:梅云霞 蒙萌

差异化“四步走”健全城市公共配套设施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龙岗区此番重点提案,最大突破在于对城市发展规划做了差异化规范指引,分“四步走”划分了重点区域、基本成型的园区、基本成型的城区的产业发展、正在建设的区域。

在龙岗区办理提案的主、协办单位看来,上述对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差异化推动重点区域产城融合发展,不但决定未来龙岗的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是否完善配套、产城是否高效融合,更是龙岗区打造深圳东部中心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提案组深入调研后认为,虽然“4+2”重点区域作为支撑全区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要载体,但是在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上还存在问题。

如宝龙高新园区过去主要以传统工业园的思路做规划,致使城市配套服务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也缺乏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设施,与中心城等周边联系不强,对企业进一步发展造成影响,其他区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面对此类瓶颈如何破题?提案组提出“四步走”,主要指进一步明确打造重点区域,以重点区域综合开发为突破口,引领带动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对已基本成型的园区,主要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对已基本成型的城区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总部经济及高端服务业为重点;对正在规划建设的区域,要重新审视其规划,宁可慢一点,也要将相关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纳入规划。

其中,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含龙岗中心城)、国际低碳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4个市级重点区域,宝龙高新园、阿波罗未来产业园2个区级重点区域。无疑,“4+2”产城融合示范片区建设将对龙岗区未来发展起桥头堡作用。

按照提案组绘就的规划蓝图,主办单位在落实过程中又进一步细分,对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产城融合框架。先塑造“一心三城三带”的总体格局,后依次优化产城空间布局,打造六大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单元,并营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特色小镇,最终形成龙岗特色小镇一轴多点的发展格局。

通过以上层层布局细分到城市血管末梢的路径,以点带面全面驱动龙岗区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技改+公共服务夯实产城融合产业基础

龙岗区以工业立区,工业决定龙岗区的沉浮。在新一轮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中,该提案审时度势,提出用“技改”驱动高端发展、公共服务带动城市起飞,以此推进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加快优质创新载体建设。

龙岗区位于深圳东进战略和粤港湾大湾区核心区,其区域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发展潜力不断拓展:实体经济发展强劲,由产业大区迈进了工业强区;创新性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集聚了一大批创兴资源。

但是提案组调研后认为,产业空间不足限制了产业发展。

其一,全区889个工业园区,仅有373个适合改造升级,且大部分仍处于“自配自建”模式,缺乏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其二,部分园区的城市品质特色没有体现龙岗客家文化等自然人文特质,很多园区在教育、医疗、文体、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其三,缺乏优质产业发展空间以致部分制造企业外迁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包括华为、康冠等企业。

如何以产兴城,来夯实产城融合的产业基础?提案组和区重点区域署在经过实地调研走访后,均提出采取“技改”“公共服务”两手抓来实施这一战略目标。

用技术改造来转换创新发展动能。建立开放式产业创新生态圈,包括加速聚集“三高一平台”创新资源,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龙岗区倾斜布局。具体到园区扩容提质上,建议应以科技触媒整合产业园区,结合重点产业园区的产业导向,着眼于VR、AR等科技发展趋势,从重点行业技术交叉出发,搭建基础性关键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

“技改”驱动高端发展,推动龙岗区阔步向前。去年前三季度以来,龙岗区生产总值2484.77亿元,增长9.7%,总量和增速全市均排名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568.07亿元,增长11.7%,成为全市四大经济强区中唯一的工业经济驱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2.70亿元,居全市第三,同比增长26.2%,增速创5年来新高。

产业发展起来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也要紧跟而上。提案组认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打造东部文化高地、加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实施深龙英才人才安居政策等方式,推动保障房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同步实施。

对于园区创新载体建设方面,提案组建议结合产业园区特色和人才结构,特色化配置公共服务机构,如在坂雪岗科技城打造以物联网、智慧城市为主体的公园等。

加快路网体系建设多途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龙岗区范围内运营轨道线路仅有2条,里程数36公里,仅占全市轨道里程总数12%。坪地国际低碳城以及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目前仍为轨道覆盖盲区,大运新城和华为科技城轨道线路也都从外侧边缘经过。坂雪岗科技城等目前交通路网体系也不能完全满足园区对于要素流通的需求。

提案组认为,即要加快智慧城市步伐,在交通出行等领域率先开展应用,也要搭建低碳高效的交通体系,做到“内外联动”。外环上,利用好目前深圳市正在开展《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征求意见工作,加强轨道站点对于重点园区的覆盖。内环上,应开展重点产业园区内交通专项规划,打通园区内的要素流通微循环。

人才评价方面,目前以政府认定为主,企业参与不多。支持方式方面,大部分人才政策只强调经济需求,没有考虑人才对创新创业氛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需求。扶持对象方面,对技能型人才的扶持力度不足,全区有产业工人200多万,初中及以下学历的高达50%以上,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稀缺,目前全区职业化培训水平不高。

提案组提出,要多途径打造人才发展环境:继续完善并实施深龙英才计划;加强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继续推进“大职训”体系建设,推动区职业培训学校建设,建立3—5个公共职业训练基地;探索引进国内外高端教育资源来龙岗办学;开展多层次职业即能培训、鼓励企业和行业开展专项职业化能力标准;开展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等。

■链接

六大产城融合单元

坂雪岗科技城

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信息服务、移动终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国际研发高地和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

大运新城

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高端教育、体育休闲、总部经济为主的综合服务业。打造创新型高端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化人才集聚中心、深圳国际化品质示范区。

国际低碳城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技术、节能环保、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打造气候友好城市的先行区、低碳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低碳生活模式引领区、国际低碳合作示范区和全国新型城镇典范。

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

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总部”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业,打造支撑东部中心的市级金融产业示范基地和辐射莞惠地区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宝龙科技城

重点发展职能制造和新能源产业,打造东部中心重要的科技产业支撑和深圳市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粤东北的桥头堡。

阿波罗未来产业城

重点引进军民融合项目、未来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通过产业转型促进城市功能提升,打造以未来产业为主导的高端制造基地、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

编辑:武媛媛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