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公共艺术作品《绽放》即将亮相龙岗

2018年01月15日 06:55 来源:深圳商报
    
");document.writeln("");document.writeln("");document.writeln("");document.writeln("");
         

▲盛姗姗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的作品《舞动的丝带》。 (受访者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刘娥

盛珊珊是著名翻译家草婴的女儿。作为一位公共艺术家,她在空间中“绘画”,又在公共空间中赋予绘画永久的生命。目前,她的最新公共艺术作品《绽放》正在龙岗安装,预计今年5月对外开放。“《绽放》由五个部分及不同的元素组成,分别是高山流水、动物、海洋、森林、花卉等。它们以不同姿态向天空进行伸展,寓意深圳精神的艺术绽放。”日前,在即将竣工的龙岗三馆一城,盛姗姗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并带领记者参观了《绽放》。

可在手机端操控声音和灯光

盛姗姗在过去30多年里,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展览四十多次,作品被全世界十多个博物馆收藏,并有超过五十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成。记者看到盛姗姗时,她穿着一身黑色休闲外衣,齐耳短发干净利落,全身散发着活力。为了作品的施工安装,她已经在深圳短居将近半年。

作为一名旅美艺术家,盛姗姗以抽象绘画及玻璃雕塑见长。她时常用色彩、光线、动感等方式和手段,用生动而又出乎意料的艺术手法来进行公共艺术的实践。这点在她的最新作品《绽放》中可见一斑。盛珊珊向记者介绍,《绽放》高8.8米、宽8.5米、长7.3米,由400余块艺术玻璃组成。作品在两座建筑的中间位置,不管在自然光还是人造光的照耀下,均可展现出万花筒般的色彩映像,给人带来动态的视觉冲击。

记者注意到,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开放式造型的公共艺术作品,结合绘画、建筑、多媒体、音乐、灯光等方式,让公众进入其中,形成“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我还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操控声音和灯光,进行互动。”盛姗姗向记者介绍,这也是她在公共艺术实践中的重要尝试和突破,也是作品的亮点之一。同类作品在全球的公共艺术案例中亦属少见。

在盛姗姗看来,深圳是个生态良好、开放包容的城市。所以在作品中,她选择了高山、动物、海洋、森林、花卉等自然元素。自然与生命的元素、力量,也是她作品的重要语言。她介绍,在发光的状态下,《绽放》中的“流水”部分将呈现出水流缓缓直下通向大海的效果,寓意深圳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作品过几日即可落成,由于周边的景观、建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竣工,预计在2018年5月对外开放。”她说。

最大的艺术玻璃雕塑

盛珊珊出生于上海,父亲是著名文学翻译家草婴。“我在上海的时候是学习国画的,到了美国开始学习西方绘画和理论。”盛姗姗告诉记者,她1982年赴美留学,在美国蒙荷利约克学院研究西方文化和西洋美术史,后考入美国麻州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抽象表现主义加上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使她的作品形成独特的“盛氏风格”,在国际公共艺术领域能够让人一眼看出。

盛姗姗自1986年开始公共艺术实践以来,一直注重将具有中国传统意向的抽象绘画作品融入到立体造型或空间当中。然而绘画是平面的,如何让它在空间中活跃起来?当盛姗姗接触到艺术玻璃后,就有了新的思考。盛姗姗用电脑向记者展示了她过去30多年的公共艺术系列作品。其中,她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的作品《舞动的丝带》,是用138块平板玻璃组成的悬挂式雕塑,有七层楼高,花了将近25天才完成安装。据了解,悬挂式雕塑在所有公共艺术的作品类型中颇具挑战性,稍有不慎就容易失败。

对于盛姗姗而言,艺术玻璃能够把她的绘画转化到空间中。并且这种材料最能表现她以色彩和抽象为主的绘画语言,而钢铁、大理石或不锈钢等材料难以做到这点。但是用玻璃来做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制作工艺、运输到安装,难度都比较大。而能够制作大型艺术作品所用玻璃的工作室,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绽放》是在德国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艺术玻璃工作室制作完成,再空运到深圳龙岗的三馆一城。其中,单是主体结构的搭建和安装,就用了将近三个月。它可以说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永久性的艺术玻璃雕塑。

以公共艺术传播传统文化

难能可贵的是,盛姗姗还将竹、青铜器、书法等中国元素和抽象艺术的观念相结合,用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予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信心。在她的创作中,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最具代表性的是盛姗姗受邀参加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开放的长城》,它长约22米,由2200多块玻璃砖组成,对应中国长城存世的2200多年历史,通身透出七彩光芒;《文字演变》描述了象形文字从原始的状态到当代文字的演变;《舞动的丝带》则以中国当代的丝带舞为基础,形成色彩与丝带交织的造型,而这种造型代表了泛文化在公共建筑内的交融。此外,《生生不息的竹子》《华夏青铜时代系列》《算盘》等作品,都可以找到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旅美华人艺术家,盛姗姗还关注华人在美国的移民历史,关照移民的生活状态。她告诉记者:“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从历史和现在的角度来体现移民对故乡的怀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不管华人走到哪里,都会保存在血液和记忆中。”

编辑:黄琬婷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