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要闻

区卫计局:6家街道医院 改扩建工程均已立项

2017年11月01日 08:48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龙岗区政协3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龙岗区医疗卫生均衡发展的建议》提出聚焦原街道医院发展的困难。这一提案前不久获得了龙岗区卫计局的回复。该提案提出,龙岗区6家原街道医院的床位数、人员编制数、设备总值、财政补助等各项都低于7家区级医院,但业务收入和总诊疗量超过7家区级医院总值,并提出了对原街道医院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转型升级等建议。

区卫计局回复称,该局着重对原街道医院资源配置进行“填平补齐”,2015年以来每年至少安排3亿元的资金计划。另外,将基本医疗服务补助与基本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挂钩,提升对社康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门诊补助标准。此外,原6家街道医院改扩建(原址重建、迁址重建)工程将优先推进,目前6家原街道医院改扩建工程均已立项,并且还将推进基层医疗集团改革,建立分级诊疗激励机制,加快建设3个区域医疗中心和3家基层医疗集团,并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探索社区医生年薪制。

原街道医院资源“填平补齐”

区卫计局表示,近年来,龙岗卫生投入持续增加,医疗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分级诊疗网底进一步夯实,服务内涵逐步扩展,服务可及性持续提升,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逐步改善。2016年,龙岗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40家,其中包括医院33家、社康中心121家,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医师数、每千人口护士数在深圳各区处于中等水平。另外,社康中心总服务量为1128.4万人次,100%的社区建立“十五分钟就医圈”。不过,区卫计局在回复中也提到,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滞后等问题仍存在,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

2014年后,原街道医院包括布吉、横岗、南湾、平湖、坪地、沙湾人民医院分别被更名为龙岗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人民医院。不过,政协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龙岗区医疗卫生均衡发展的建议》中提到了一组数据:6家原街道医院仅用全区公立医院27%的编制床位、39%的人员编制、36%的设备总值及35%的财政补助,且在卫技人员数、高级职称占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均低于区级医院的情况下,2014年业务收入及总诊疗量均超过了7家区级医院的总值;但原街道医院业务用房紧张、设备拥有量少、结构比例落后、技术性能落后、设备质量落后,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片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此,该提案提出了对原街道医院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提升管理等建议。

从目标上,区卫计局回复称,该局着重解决原街道医院与社康中心能力不足问题,重点推进原街道医院提质增效工程,对原街道医院资源配置进行“填平补齐”,2015年以来每年至少安排3亿元的资金计划,并呈逐年上涨趋势,加快先进设备配备及陈旧设备更新换代。此外,该局科学安排原街道医院的医疗设备购置经费,2015年拨付4073万元,2016年拨付3278万元,2017年第一季度已下达计划5678万元。

另外,该局将基本医疗服务补助与基本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挂钩,与人员编制脱钩,推动“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财政投入机制改革。制定《深圳市龙岗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补助实施细则(暂定)》,对社康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门诊补助标准按高于三级医院补助标准30%、20%、10%设置。

加快建设3家基层医疗集团

卫生用地和卫生用房不足是制约街道医院发展的一大难题,政协提案提出,现有街道医院占地面积小,医院用地、用房总量普遍不足。对这一点,区卫计局表示,下一步优先推进原街道医院改扩建(原址重建、迁址重建)工程,重点推进区第二、三、四、五、六、七人民医院改扩建(或迁址重建),根据全区人口规模结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协同市级部门推进市平湖人民医院、市吉华人民医院、坂雪岗片区综合医院等建设项目,确保各项目按计划交付使用。据悉,目前6家原街道医院改扩建工程均已立项,区六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市平湖医院(一期)项目在桩基础施工阶段,区三院改扩建(住院综合楼)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区四院过渡用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原址重建项目已取得可研批复,区二院迁址重建工程已完成项目选址及用地预审。

同时,区卫计局表示,龙岗积极均衡布局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加快建设3个区域医疗中心和3家基层医疗集团,打造区域间医疗卫生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并将基层医疗集团改革作为2017年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之一加以重点推进。根据《深圳市龙岗区推进基层医疗集团建设实施方案》,以分级诊疗为核心,分步组建龙岗中心医院集团、龙岗区人民医院集团、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集团等3个医疗集团,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已成立龙岗中心医院集团(成员单位包括龙岗中心医院、区第五人民医院、区第六人民医院),通过优化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着力解决原街道医院基础薄弱,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记者获悉,在医院等级方面,除区第二、第三、第五人民医院按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建设外,区第四、第六、第七人民医院原则上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进行建设,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

为大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区卫计局还提出,建立分级诊疗保障和激励机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大力发展家庭医生服务,探索社区医生年薪制。另外,区卫计局表示将在每个街道设置1-2家区域性社康中心,“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社康中心184家,最终实现“十三五”期末,基层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率的比例提高至2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70%。(记者 陈熊海)

编辑:武媛媛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