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3日讯(记者 李云云)“麒麟的每一个动作都藏着故事,刚才跟着师傅学摆姿势时,我好像摸到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刚结束舞麒麟体验的一位小朋友,额角带着汗珠,眼神里满是兴奋。10月12日,龙岗街道五联社区开展“小小传承人”青少年非遗研学活动,50名小朋友沿着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沉浸式”体验舞麒麟、皆歌、潮彩、舞龙四项非遗技艺,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研学首站来到朱古石麒麟馆,省级非遗“龙岗朱古石舞麒麟”传承人手持麒麟头模型,向学生们讲述这项技艺的百年传承史。随着锣鼓声响起,老师还演示了经典动作,学生们争相上前,在师傅指导下学习基本套路。“以前只在庙会上见过舞麒麟,今天自己穿上道具才知道,看似简单的摇头摆尾,要练上几个月才能有韵味。” 参与体验学生说。
在龙岗皆歌传习基地,市级非遗传承人用客家话唱起经典曲目,悠扬的旋律瞬间拉近了学生与这项传统艺术的距离。“皆歌最特别的是‘即兴创作’,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能唱出来。” 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生们编唱,稚嫩的歌声与方言韵律交织,让传承基地充满生机。
当天,深圳市斯达高瓷器有限公司内,同学们欣赏了精美的潮彩瓷盘绘制,从勾线到填色,每一步都细致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拿起画笔,体验制作潮彩。“非常有趣,很好玩!” 完成作品后,同学们纷纷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交流着非遗潮彩的独特魅力。
研学最后一站是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省级非遗“龙岗舞龙”的表演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分为小组,在传承人带领下学习“8 字绕环”“龙摆尾” 等动作。“舞龙讲究团结,只有大家动作一致,龙才能‘活’起来。”老师说道。同学们还参观了这座百年客家围屋,触摸历史的印记。
此次公益研学活动以“非遗传薪火,匠心承风华”为主题,五联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龙岗区丰富的非遗资源,打造“行走的非遗课堂”,就是希望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读懂非遗背后的历史与精神,未来还计划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更多非遗项目,让文化传承“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