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3日讯(记者 张凡)“来深圳找工作住在青年驿站碰到大台风,刚去超市买了物资结果回来碰到社区工作人员敲门送东西,这一刻谁懂啊!”9月23日中午,刚毕业的广西姑娘小张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段文字,瞬间引发众多网友共鸣。
一句朴素的“谁懂啊”,道出的不仅是一位异乡青年在风雨中的感动,更是一座城市在极端天气下对“新市民”细致入微的守护。
小张今年刚大学毕业,上周来到深圳求职,并顺利入住位于龙岗区宝龙街道的青龙湾·青年驿站(伊诺站)——深圳为来深求职青年提供的免费短期住宿与就业帮扶平台。9月23日上午,她刚完成一场线上面试,便收到深圳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全市停工(业)、停产、停运、停课”。
“我在广西经历过‘山竹’台风,知道厉害,所以赶紧去超市买了些食物和水。”小张回忆,当时天气尚可,她抓紧时间出门采购。然而,当她提着物资返回驿站时,看到宝龙街道团委的工作人员正与前台沟通,随后便逐间宿舍敲门。
“我一开门,他们就递来一袋物资:八宝粥、矿泉水,还有糖果。”小张说,工作人员不仅叮嘱她台风期间不要外出,注意用电用气安全,还主动帮她检查了窗户是否关严、阳台是否有坠物风险。“他们走的时候还说,有事随时联系社区,那一刻真的特别安心。”
作为初来乍到的“新深圳人”,小张坦言,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青年驿站,没想到不仅住上了免费又安全的住所,还在台风天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温暖。“深圳的效率太高了,预警一出,社区就行动起来。这种被关心、被照顾的感觉,让我觉得这座城市很有人情味。”
40张床位,1347人次巡查:城市守护“第一站”
记者从宝龙团工委获悉,目前街道共设有两个青年驿站,提供40张免费床位,主要面向非深户籍、来深求职的应届及毕业两年内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并配套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面对此次台风,团工委联合街道应急、社区网格等力量,提前对所有入住青年逐一通知到位,确保人人知晓预警信息,并为每人配送应急物资包,做到“不漏一人、安全托底”。
这背后,是整个宝龙街道的高效应急响应。据街道应急办介绍,目前辖区内共设有14个应急避难场所,覆盖全部社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梳理风险点323处;组建由街道10个部门及社会救援力量组成的385人抢险救援队伍。
截至9月23日12时,宝龙街道已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347人次,对建筑工地、边坡、老旧房屋、广告牌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均已第一时间整改闭环。
从“落脚”到“扎根”:一座城的温度与包容
“青年驿站不仅是求职青年的‘第一站’,更是他们感知深圳温度的‘第一扇窗’。”宝龙团工委负责人表示,面对极端天气,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尤其关注青年、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应急保障。
一句“谁懂啊”的感慨,背后是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从一条预警短信,到一次上门叮嘱;从一袋应急物资,到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深圳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每一位来深追梦的年轻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
“我会继续在深圳找工作。”小张笑着说,“也许以后不会记得每一场面试,但一定会记得这个台风天,有人敲门说:‘注意安全,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