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9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龙坪轩)“丁山河边的滨水公园入口太窄,推着婴儿车不好过!”“园区周边停车难,能不能加划点车位?”9月8日下午,坪地街道高桥社区坪馨苑党群服务中心内讨论声此起彼伏。随着龙岗区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低碳议事厅”坪馨苑专场活动同步举行。街道领导吕晓梅、廖伟嫔、郑悦明,社区党委书记张志强与企业代表、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在“议事+服务+文化”融合互动中,为社区低碳治理与民生改善共谋良策,画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15分钟低碳生活圈触手可及
“从家里走路10分钟就到,以后办事、参加活动不用跑远了!”居民李阿姨走进坪馨苑党群服务中心,看着宽敞明亮的大厅和清晰的功能指引,忍不住点赞。这座建筑面积1678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是坪地街道国际低碳城核心启动区的重要配套,自8月底试运营以来,已开展低碳讲座、亲子手作等活动6场,接待居民600余人次,成为周边22个企业园区、2.5万名居民的“家门口服务站”。
中心处处体现低碳巧思:图书馆采用节能LED照明,瑜伽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能耗,手作工坊专门收集废旧材料供居民创作,乒乓球馆配备智能控温系统,政务窗口推行无纸化办公。12个功能区涵盖政务服务、党群活动、低碳宣教等多元需求,真正打通“15分钟低碳生活圈”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企业想开展低碳宣传没场地,现在不仅能预约使用空间,中心还帮我们对接居民资源,太方便了!”辖区冠旭电子公司代表拿着智慧预约系统的使用说明介绍,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快速申请活动场地,实现高效节能的资源利用。
议事解忧、服务协同、文化浸润
此次“低碳议事厅”创新采用“议事+服务+文化”三轨并行模式,将居民诉求、企业资源与低碳理念深度融合。在议事环节,企业代表反映园区货车进出与居民出行存在交叉安全隐患,社区党委书记张志强当场安排网格员实地勘察,计划增设隔离护栏;有居民提出在家门口建设口袋公园,社区立即回应将该项目纳入重点改造计划,并同步规划配套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现场共收集并回应8类民生诉求,不少代表拿出手机拍摄问题清单和整改承诺,“有回应、有跟进,我们更放心了。”
在服务展示区,政企协同的成果随处可见:电子导览屏由辖区企业捐赠,绿植角的盆栽来自园区物业公司,宣传采用虚拟海报墙替代传统纸质物料,既环保又高效。这种“党群服务+企业协同+居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让低碳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文化环节的“低碳美食工坊”则将传统与环保巧妙结合。居民们用自家种植的艾草、本地采购的糯米现场制作艾粄、糍粑,香气四溢。“食材从菜市场到厨房不到几百米,减少了运输碳排放;用的是节能灶具,煮出来的艾粄更香!”居民张女士举着刚做好的点心笑着说,既传承了客家手艺,又践行了低碳理念,回家还要教孩子一起做。
让低碳成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要把议事厅打造成‘有温度、有实效、有特色、有影响’的城区治理样板。”街道领导廖伟嫔在总结中强调,党建引领是核心,要持续推动企业、居民共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吕晓梅提出,应通过共建项目让低碳服务更接地气,例如联动企业开发节能产品进社区、推广家庭节能改造等,让绿色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活动尾声,嘉宾们参观了中心各功能区,在图书馆的节能灯光下翻阅低碳读物,在手作工坊查看废旧材料改造的艺术品,在政务窗口体验“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家深切感受到,低碳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受益的现实图景。
“当丁山河的碧波映着低碳城的灯火,每个居民的小行动,都会变成高桥的大绿色。”张志强表示,未来将以坪馨苑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推动“低碳议事厅”常态化运行,搭建政企民三方协同平台,持续破解治理难题,把低碳发展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为坪地街道低碳智造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社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