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网原创稿库

从“种菜楼顶”到“洁净天台”,坪地怡心社区党建引领破解楼顶顽疾

2025年09月01日 18:00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陈雄辉 刘红胜)“以前楼顶全是泡沫箱、旧水桶,下雨积水招蚊子,现在清干净了,走上去心里都亮堂!”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怡心社区居民王阿姨站在整治一新的楼顶天台上,望着整洁的地面和畅通的消防通道,由衷点赞。这场从“脏乱差”到“净畅安”的转变,是怡心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联动多方力量攻坚楼顶种菜顽疾的生动实践,不仅清除了蚊媒孳生地,更探索出一条“党委引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楼顶种菜曾是部分居民的“老习惯”:泡沫箱里种青菜,旧水桶中养蒜苗,看似充满生活气息,实则隐患重重——积水滋生蚊虫,增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杂物堆积堵塞消防通道;种植容器长期滞水,还可能影响建筑防水与结构安全。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社区党委没有“一拆了之”,而是坚持“疏堵结合、以情促改”。社区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党员干部、网格员、物业人员组成“入户小分队”,带着《蚊媒防控手册》逐户走访宣传。在7栋,居民张叔起初抵触:“种点菜怎么了?又不碍着谁!”工作人员没有争辩,而是现场引导他查看泡沫箱底的积水:“您看,这水三天就能孵出蚊子幼虫,基孔肯雅热就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咱们自己种菜,也得顾全家人的健康啊。”一句朴实提醒,触动了居民心弦。

对确有困难的群体,社区主动帮扶:独居老人李奶奶行动不便,党员志愿者上门帮她清理菜地;6栋陈阿姨一度犹豫,社区便发动其女儿劝说,“妈,社区是为咱好”,一句家常话让她次日便主动清理。渐渐地,越来越多居民从“不愿清”转变为“主动清”,甚至加入清理队伍。楼顶的泡沫箱、塑料袋被一一搬下楼,杂乱天台重现整洁原貌。

整治要彻底,单靠社区“单打独斗”难以为继。怡心社区借力街道“4+4”力量统筹机制,迅速联动执法队、市政环卫、网格管理中心等多部门,构建“发现—清理—清运—消杀—巡查”闭环管理体系。某日,网格员巡查发现12栋楼顶出现新增种菜点,社区立即响应:14点上报,15点执法队完成勘验,16点环卫调配清运车辆,17点党员志愿者与居民协同清理,18点前全面整治完毕。执法队员维护秩序、排查隐患,环卫工人装袋清运,消杀人员“清理一处、消杀一处”,网格员逐户核对进度。一场仅用4小时完成的整治行动,实现了多部门高效协同、精准联动。“以前各干各的,现在‘喊一声全到’,效率太高了!”参与整治的工作人员感慨。

攻坚之后,更重长效。社区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党员牵头组建“楼顶巡查队”,每周定期巡查;在单元楼门口张贴“整治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对清理后的楼顶实施局部硬化,既防积水又降低复种可能。如今,居民已自发形成守护共识——“前几天有户想再摆泡沫箱,邻居看到就劝住了:‘可不能让大家的努力白费’。”社区党委副书记说,群众的自觉,是最坚实的防线。

据统计,本轮整治共开展联合行动12次,动员150人次,清理12栋楼宇,清运垃圾20车,消除积水点50余处。曾经“菜苗满楼顶”的景象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地面与畅通的逃生通道。

当前,深圳正值蚊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期,怡心社区的实践表明:只要党建引领“把方向”、部门联动“聚合力”、群众参与“添动力”,再难的基层治理难题也能找到破解之道。下一步,社区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推动“洁净楼顶”常态化,让安全、整洁、有序成为居民生活的底色,为健康社区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编辑:吴猛 王容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