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网原创稿库

胸闷、牙痛可能隐藏心脏危机!北中医深圳医院医生揭秘冠心病早期“伪装症状”

2025年08月19日 17:20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梁舒婷)心跳,是生命最真实的语言。它悄无声息地跳动着,却可能在某个瞬间发出“预警信号”——胸闷、气短、心悸、出汗……这些,你注意到了吗?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冠心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重要杀手。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超过2000万人,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科学识别心脏“求救信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近日,深圳新闻网记者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心病科,对话心病科主任潘光明,揭秘冠心病的防治之道。


揭秘冠心病早期“伪装症状”。

冠心病不是“中老年病”,年轻人也要警惕“伪装症状”

20岁的小林(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反复发作的“牙痛”,竟是一场心脏危机的前兆。

那段时间,他总觉得左边牙齿隐隐作痛,还伴有胸闷、乏力。他去了好几次牙科,甚至拔了牙,但“牙痛”始终没好。直到有一天,他在爬楼梯时突然胸口发紧、呼吸困难,才终于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以下简称“北中医深圳医院”)心病科就诊。

医生一问病史就警觉起来:小伙子虽然年轻,但长期吸烟、作息混乱,再加上这次“牙痛”持续时间长、活动后加重,很不寻常。于是,安排了心电图和冠脉CT检查。

结果一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属于典型的多支病变冠心病。

情况紧急,医生迅速安排了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术后,小林恢复良好,医生也告诉他一个让他震惊的事实:他的“牙痛”其实是心绞痛的“伪装症状”。

原来,心脏的疼痛信号有时会“伪装”成牙痛、胃痛、肩膀痛,让人误以为是其他问题。而小林的不良生活习惯,正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诱因。

潘主任提醒:“一些常见误区值得警惕,比如‘年轻就不会得冠心病’‘胸痛忍一忍就好’‘手术后就万事大吉’。这些错误认知往往导致延误诊治,甚至诱发心梗等严重后果。”他强调:“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闷痛、压榨感,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含服硝酸甘油有效。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中西医协同发力,构建“防—治—康”一体化心脏疾病防治体系

作为龙岗区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主委单位,北中医深圳医院心病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积极探索从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干预、急性救治到康复随访的“全周期”管理模式。

在急性发作期,医院采用国际先进的介入治疗手段,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药物球囊治疗等,迅速开通血管,挽救心肌。

进入稳定期后,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等中药方剂,如丹参、田七、黄芪等,配合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非药物疗法,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在康复阶段,医院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和心理疏导方案,推广八段锦、太极等传统养生功法,帮助患者恢复体能、调节情绪。同时,引入远程心电监测系统、AI辅助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动态跟踪与精准管理。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心脏疾病防治体系。”心病科主任潘光明表示,“目标是实现从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干预、急性救治到康复随访的全流程管理,提升区域冠心病防控能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健康科普:预防与管理,从生活细节做起

普通人群如何预防冠心病?

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应尽早戒烟。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

定期体检:尤其有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检查。

确诊患者如何科学管理?

坚持用药: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减药或停药。

监测指标:家庭自测血压、心率并记录,便于医生调整治疗。 避免诱因: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

中医辅助:可适量饮用丹参茶、山楂水等,辅助改善血液循环。 定期复诊:每3-6个月复查一次,评估病情变化。

“每一次胸闷、每一次心悸,都是心跳发出的‘预警信号’。”潘光明主任强调,“别忽视,也别害怕。科学认知、积极预防、规范治疗,我们就能与心脏和平共处,守护好这颗跳动的生命之源。”


编辑:吴猛 陈苏雅
返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