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4日讯(记者 叶玉燕 实习生 王馨笛)7月23日,“趣龙岗 Chill科技”系列活动第二期如约而至,“网络大V”与媒体记者组成采风团,走进雅视集团、普莱斯、李白眼镜三家企业,解码龙岗如何以政策精准灌溉、技术跨界融合重塑眼镜产业生态。
雅视集团:AI算法重构配镜逻辑,让每副眼镜都是专属艺术品
轻敲或滑动镜腿就可轻松接听电话、播放音乐;外语实时互译,不管是和外国小伙伴聊天,还是出国旅游,都能畅通无阻;精准捕捉颈部姿态变化,实时检测颈椎健康状况,及时发出提醒,帮助养成良好的颈部使用习惯……进入企业展厅,雅视集团智能穿戴5S平台所展示的不同功能类型的智能眼镜吸引了“网络大V”的目光。
“网络大V”亲身体验雅视集团的ARTSAMOS智能系统3D试戴功能。
与此同时,“网络大V”亲身体验了雅视集团的ARTSAMOS智能系统3D试戴功能,面部扫描获取个性化数据后,系统智能推荐最优配置,随后自由选择品牌、镜框、颜色等元素,便可在屏幕上直观看到佩戴不同眼镜款式的效果,选配好自己喜欢的个性化智能眼镜,整个操作高效流畅。“网络大V”“虎哥说眼镜”表示,雅视集团自主研发的这套智能系统让智能眼镜实现了从"标准化产品"到"个性化服务"的升级,这不仅解决了客户个性化穿戴需求和场景,更帮助眼镜行业的门店提升销售能力,实现降本增效。
智能镜片STEPPER Opti AI分析眼部活动数据。
此外,平台上搭载的智能镜片STEPPER Opti AI,创新性地采用AR眼球追踪技术,能够实时捕捉用户在阅读、驾驶等多种场景下的视觉动态,并基于百万级用户数据和 AI 智能算法,分析双眼的多维注视习惯,为每位用户提供最适合的视觉解决方案。
网络大V体验BRAGi佩极眼镜的量脸定制科技。
在3D打印区,“网络大V”深入了解了BRAGi佩极眼镜的量脸定制科技:仅需1分钟面部扫描,即可精准获取104项数据,经过设计师一对一定制镜框36项数据后,德国进口太空尼龙材质在精密打印中逐层成型。数小时后,一副完全贴合脸型的镜框新鲜出炉。
“我们要做的不是卖眼镜,而是提供全场景视觉解决方案。”雅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全球八大分支机构,这些智能眼镜已进入欧美高端市场,仅去年就创下5亿元销售额。
“雅视的突破在于把眼镜从矫正工具变成智能终端。当AI懂你的用眼习惯,3D打印懂你的脸型,这样的产品想不被市场认可都难。”“网络大V”“科技先行x”点评道。
普莱斯科技:柔性供应链玩转“千人千镜”,让定制不再奢侈
在普莱斯科技的智能生产车间里,一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同时加工着十余种不同款式的镜框。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件,智能传送带根据订单信息灵活切换路径,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更新着生产进度——当天已有3000多副定制眼镜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从用户下单到成品出货,最快48小时就能完成,这就是柔性生产的魔力。”公司负责人指着生产线,向来访的“网络大V”介绍道。
生产车间里的智能传送带。
成立于2010年的普莱斯,不仅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国内首家实现“线上大数据选款+线下门店验光”的眼镜品牌。普莱斯深谙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一副标准智能镜腿适配N种不同风格面框”的模式,构建起“智能镜腿×时尚面框×定制镜片”的柔性定制体系。
“科技、时尚、视光三者融合视眼镜的未来趋势,普莱斯作为研、产、供、销于一体的企业,具备优化生产成本,保证产品性能,兼顾舒适性与美观的优势。”普莱斯总经理康自成介绍,依托每年80万副的销量数据,普莱斯从海量订单中提炼出百余种经典畅销框型,结合专业的验配镜服务和柔性生产能力,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精准满足。
康自成(右二)介绍,普莱斯是具有低成本、高质量、柔性供应链的高新技术企业。
“传统眼镜业的痛点,在于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Tech产经网相关负责人牛鑫在参观后评价道,“普莱斯用柔性供应链打破了这个死结。它证明了不是只有高端品牌才能做定制,大众市场同样能玩出花样。”
普莱斯与华为合作的一款智能眼镜具备拍照、拍视频、实时翻译等功能。
李白眼镜:用榫卯智慧守护儿童视界,护眼更暖心
走进李白眼镜的研发中心,一副看似普通的儿童眼镜正接受测试。“这是我们专为6-12岁儿童设计的,镜架采用超级环保的EMS及食品级硅胶制作,抗冲击性强。”创始人李照教的介绍里,藏着一位父亲的初心。
创始人李照教(右一)介绍李白眼镜。
2017年,因自家孩子查出先天性高度散光,这位拥有20年眼镜设计经验及医学背景的工程师,一头扎进儿童眼镜研发。“市场上的儿童眼镜要么是成人款的缩小版,要么只注重可爱却忽视光学精准性。”李照教带着团队从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中找灵感,将无需螺丝的咬合工艺融入镜架设计,成功解决了儿童好动导致的镜架松动等问题。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解决了儿童好动导致的镜架松动等问题。
在验光室里,“网络大V”“科技先行x”拿起一副儿童眼镜仔细观察:镜腿内侧有细微刻度,鼻托可360度旋转。“这是我们的‘精准坐标定焦系统’,通过200+面部数据采集,能让镜片光学中心与孩子瞳孔保持12.5毫米的黄金距离。”李照教演示LIPO李白眼镜的各个功能,每副眼镜都有对应专属溯源码,输入代码即可查看产品的出处。
李白星同学近视管理智能眼镜为孩子提供个性化近视管理方案。
去年李白眼镜还推出星同学近视管理智能眼镜,把孩子的用眼行为进行监测记录,为视光机构提供科学的数字化数据,为近视防控战略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学数字化工具,未来将为孩子提供个性化近视管理方案,让孩子不近视,少近视,不高度近视成为可能。
这种“医学+工程学+智能”的跨界思维,让李白眼镜迅速崛起,如今产品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李白眼镜把榫卯这种老祖宗的智慧转化成了技术壁垒,这正是‘中国创造’的底蕴和魅力。”“网络大V”“虎哥说眼镜”指出。
大V洞察:从同质竞争到生态共生的升维之路
作为深圳制造业的“隐形冠军”聚集地,龙岗眼镜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集聚企业数百家。此次走访的三家企业,串联起龙岗眼镜“科技+文化+生态”的创新图谱——从儿童眼镜的“暖心设计”到个性化定制的“柔性生产”,再到AI赋能的“智慧零售”,传统制造业正在这里完成一场用科技重构产业链的革命。
深圳龙岗眼镜产业的强劲竞争力,植根于政策、生态、技术 “三位一体” 的硬核支撑体系,形成了相互赋能的发展闭环。政策层面,龙岗区精准施策,不仅设立专项资金,为企业数字化改造与品牌出海注入动能,更出台《龙岗区关于促进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靶向政策,对智能眼镜研发投入达标的企业给予补贴,还构建“24 小时响应”服务机制,为企业解决从生产到出海的全链条难题。生态层面,以横岗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高度协同,从镜片原材料到智能设备配件,企业可实现 “一小时采购、一天试产”,产品开发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 50%,快速响应全球订单需求,全国首个眼镜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更提供技术共享、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技术层面,以李白眼镜、雅视集团、普莱斯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持续突破创新,用AI算法实现个性化配镜,以柔性生产实现定制生产,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 跃升,筑牢全球眼镜产业创新高地。
龙岗眼镜企业生产车间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眼镜产业正经历从“矫正工具”到“智能穿戴”的质变,龙岗区用政策刻度精准丈量转型痛点。牛鑫认为,龙岗区不光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搞数字化升级、把产品卖到国外去,还特意规划了眼镜总部企业集聚区,搞了“两园一区一镇一谷”。这么一来,企业不管是想扩大生产、搞研发,还是需要办公场地,空间需求方方面面都能满足。
“科技先行x”同样聚焦政策支撑:“龙岗的‘一产一链一政策’太关键了,专项资金支持数字化改造,研发投入补贴,还有全国首个眼镜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企业在这里搞创新,没有后顾之忧。”他特别提到,走访的三家企业是从“同质竞争”到“生态互补”的突围。
龙岗眼镜企业生产车间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虎哥说眼镜”从业30年,感触尤深:“龙岗眼镜的故事,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缩影。当榫卯智慧遇上AI算法,当柔性生产对接个性需求,当传统工艺融合尖端科技,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产业,正在龙岗焕发新生。未来,这里不仅会诞生更多‘隐形冠军’,更会成为全球眼镜‘智’造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