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记者 张凡)俗话说,“千金难买好身材”,但真正健康的体态不是靠节食、“速瘦”而来,而是科学管理、长期坚持的结果。现实中,很多人对体重问题缺乏正确认识,或盲目追求“瘦”,或忽视超重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往往错过了科学干预的最佳时机。
本期《健康龙岗》科普专栏,聚焦体重管理。龙岗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申丽娟提醒:体重异常不是小事,它与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科学评估治疗、合理营养、规律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才是实现健康减重,并预防反弹的关键。
一个小改变,逆转十年体重困局
2024年年底,32岁的李女士第一次走进龙岗区人民医院营养科门诊。身高156厘米的她,体重已经涨到了75公斤,BMI指数高达30.8kg/㎡,属于肥胖范围。在过去一年里,她的体重增长了整整10公斤,体检报告更是亮起了红灯:尿酸偏高、血脂异常、重度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
“我试过很多方法,不吃晚饭、吃代餐粉、尝试减肥药……刚开始有点效果,但减到一定程度体重就会停滞,稍一松懈就会反弹。”李女士回忆起那段日子,“压力一大就想吃东西,特别是高热量食物,根本控制不住。”
接诊医生、营养科主任申丽娟发现,李女士的饮食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精细主食摄入过多、油脂类食物比例偏高,蔬菜、奶制品摄入严重不足。同时,她长期熬夜、运动量极少、饮水量也不达标。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能力,导致体重持续上升,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异常。
面对复杂的病情,医院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联合内分泌代谢科、中西医康复科、运动医学科共同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以适度低碳饮食、代谢调理为基础,配合运动处方、中医调理、生活方式重塑的常规治疗方案。然而一个月过去,减重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再次评估后发现,她压力性进食的问题非常明显。”申主任说,“情绪平稳时减重方案都能配合,一旦遇到工作压力或家庭矛盾,她都会忍不住用高热量食物来缓解焦虑,过后又自责不已。”
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让心理科医生加入干预团队,开展行为认知疗法和正念训练。通过定期心理疏导、情绪日记记录等方式,帮助李女士识别并应对情绪触发点。随着心理状态逐渐稳定,暴饮暴食频率明显下降,体重也开始稳步回落。
三个月后,李女士体重降至63公斤,尿酸明显下降,血脂指标恢复正常,脂肪肝也转为轻度,整个人精神焕发,并没有虚弱无力、体能下降的表现。“原来不是我意志力差,而是没找到真正的原因。”她说,“现在我知道该怎么跟自己的身体相处了。”李女士的目标体重是55公斤,找到正确的方法后,她对这一目标信心十足。
科学减重背后的力量:多学科协作+智慧平台支撑
李女士的故事,正是龙岗区人民医院近年来推进科学体重管理的一个缩影。作为区域内重点打造的体重管理中心之一,医院依托营养科主导的多学科协同模式,将医学评估、营养干预、运动指导、中医调理、药物治疗、肠道微生态治疗、心理支持、减重代谢手术等融为一体,构建起一套系统化、个体化的体重管理体系。
在技术层面,深度运用实践“龙岗家医-AI华佗”健康监测平台。患者可通过平台完成线上建档、饮食打卡、运动记录、远程问诊等功能,系统自动分析每日摄入热量、营养构成、血糖波动等数据,并由专业营养师进行动态调整。平台还引入智能提醒、正向激励机制,提升患者的参与度和依从性。
与此同时,医院建立了固定的减重MDT(多学科)门诊机制。每周五下午,营养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心理科、中医科、康复科、普外科专家集中会诊,围绕个体化评估、综合干预、长期随访等环节展开讨论,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科研方面,医院于2025年启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计划对纳入研究的肥胖及超重人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营养与生活方式干预,长期跟踪观察其糖脂代谢、人体成分、内脏脂肪变化情况。研究成果将为制定区域性体重管理指南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医院连续四年举办“减脂减重•健康轻松”大型公益活动,累计服务近400人次,总体平均减重率达6.12%-7.14%,多项成果荣获国家级、省级健康管理奖项。今年,项目进一步升级,推出“社区-医院-家庭”三级联动服务网络,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科学体重管理资源。
健康科普:科学体重管理,这些误区你踩雷了吗?
体重管理不是简单的“少吃多动”,而是一门融合营养学、心理学、医学、行为科学的系统工程。很多人陷入误区,不仅影响减重效果,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误区一:“只吃蔬菜水果就能减肥”
不少人认为吃蔬菜水果低热量、能饱腹,于是将其作为唯一食物来源。其实,这种方式会导致蛋白质、脂肪摄入严重不足,身体分解肌肉蛋白供能,造成基础代谢率下降,出现脱发、乏力、贫血等问题。
误区二:“不吃主食就能瘦”
断碳水是网络上较为流行的减肥方式之一,短期内确实见效快,但长期来看易引发疲劳、女性月经紊乱甚至影响寿命。专家建议,应选择优质碳水如全谷物、薯类,适量替代精米白面,而非完全拒绝。
误区三:“代餐粉、轻断食就是万能公式”
代餐和轻断食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手段,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盲目应用,可能导致营养失衡、饥饿感加剧、反弹风险增加。
误区四:“吃得越少瘦得越快”
过度节食会激活身体“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使减脂效率大幅下降。一旦恢复饮食,体重迅速反弹。
科学体重管理怎么做?听听营养科专家怎么说:
饮食方面:优先选择高营养密度、强饱腹感的食物,如鸡蛋、鱼虾、豆制品、全谷物、坚果等;减少添加糖、反式脂肪、高盐食品摄入;根据个体需求补充维生素D、钙、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运动方面: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结合2~3次抗阻训练(如哑铃、深蹲)提升肌肉含量,增强代谢能力。
生活习惯方面:避免熬夜、久坐、吸烟饮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改善代谢环境。
长期维持方面:
不追求极端饮食,而是建立可持续的健康习惯;
采用“80/20法则”:80%时间遵循健康饮食,20%适当放松;
学会识别情绪性进食,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定期复诊,动态调整方案;
鼓励家人共同参与,营造健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