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30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曾玉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正式发布地方标准《电镀工艺作业人群职业健康保护指南》(DB4403/T623-2025),该标准将于2025年6月1日起实施。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标准的制定,大量吸纳了龙岗区坪地街道在电镀行业职业病防治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标志着深圳基层职业健康治理的“坪地模式”成功转化为全市行业规范。
坪地街道作为深圳电镀企业密集区域,近年来系统性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病防治路径——“坪地模式”,其核心在于从风险治理到技术突破:
全域风险评估:对辖区25家电镀企业进行深度排查,精准锁定酸洗、电镀等高风险岗位,并据此制定“一企一策”治理方案。
工程防控创新:针对开放式电镀槽酸雾逸散等行业顽疾,成功研发可视化通风设施模型(已申请3项专利),通过优化集气系统实现酸雾源头有效控制。
精准治理闭环:积极推动企业完成高毒化学品替代和自动化改造,显著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坪地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总结形成的《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手册》,为此次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核心内容支撑,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分级管控机制入标:将坪地实践的“危害识别-工程干预-健康管理”全流程管控模式纳入标准,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
工程防护规范引领:坪地创新的开放式电镀槽通风设计等关键技术方案被标准采纳,为企业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工程防护指引。
健康行为引导强化:坪地首创的劳动者防护操作清单成为标准重点内容,明确了作业位置选择、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等关键实操要求,引导工人养成健康作业习惯。
新发布的《指南》首次系统整合了“工艺优化-工程防护-健康促进”全链条要求,重点突出三大方向:
源头替代:明确推动无氰电镀工艺等清洁技术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剧毒化学品暴露风险。
智能防护升级:强调对作业环境危害因素的动态监控要求,提升企业风险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
健康素养提升:强化企业年度职业健康培训机制,着力提升劳动者的自主防护意识和能力。
坪地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坪地经验’升格为深圳市地方标准,是对我们基层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职业卫生工程研究,推动防护设施智能化升级,不断提炼和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坪地经验’,为保障电镀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提升深圳市职业健康治理水平做出更大贡献。”